首页>检索页>当前

上好红色思政课 做好学生引路人

发布时间:2021-07-06 作者:于天香 来源:中国教师报

红色文化以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如何上好一节红色思政课,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

上好红色思政课,需要深入挖掘主题式课程资源。

一是讲好“四史”。“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教育要求教师要有红色文化整体观念,要有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意识。教师要将“四史”知识细分主题,找寻落脚点,给学生生动可见的红色思政教育。

二是进行本土化选材。本土化选材对于学生红色思政课来说效果更佳。山东济南的红色思政课程资源丰富,例如解放阁、五龙潭公园、济南战役纪念馆等。依托这些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更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是用活时政资源。思政课的一个特点就是时效性强,当前时政新闻中的红色素材有很多,更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红色文化。除了红色思政课需要挖掘主题式的课程资源以外,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学情的分析,以及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矛盾的处理,也关系到红色思政课的课堂效果。

上好红色思政课,需要构建和创新话语体系。

构建小学生红色话语体系。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承担起建设小学阶段红色话语体系这一重任,使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上的传播既符合理论要求,又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能够在传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

优化红色话语形式,创新红色故事讲述方式。小学生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讲红色故事的形式,将讲故事与讲理论相结合。思政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避免空洞说教。

上好红色思政课,需要运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方式。

体验不同角色,领悟红色文化。一是学生主持主题红色思政课,讲红色故事。二是学生可进行红色故事的角色扮演,在不同角色中体会红色精神。三是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红色电影,朗诵红色诗歌,展示红色漫画,唱红色歌曲等,将红色文化渗透进思政课堂。这有利于拉近红色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对红色思政课的兴趣,让红色思政课真正被小学生接受。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刻领悟红色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等教育活动,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体系。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寻找红色基因。例如寻找并采访一名革命前辈,聆听前辈口述历史。学生聆听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埋下爱国奋斗的种子。这种活动可以作为红色思政课的补充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小学红色思政课的研发与实践是新时代的新课题,需要一线教师敢于担当,形成研究与教育合力,共同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天山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1年07月07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