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教师,一听到“儿童哲学”这个词,一看到“哲学”两个字,就心生畏惧。在内心深处,大家觉得实践“儿童哲学”应该是哲学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实际上,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儿童哲学的一个认识误区。也许许多学校没有引入儿童哲学理念,但事实上教师可能都在做着与儿童哲学核心精神密切相关的实践。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于伟担任东北师大附小校长,把“儿童哲学”从“书斋”带到了“田野”。他认为,教育学与医学非常相似,医生必须经过临床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医生,教师亦然。我们不能仅在书本上读懂儿童,更不能仅仅在理论上认识儿童,而是必须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关心每一个活生生、有情绪情感的儿童,儿童哲学需要一线教师更多的“临床实践”。
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儿童哲学课程,有专门的专业教师任课,一定是儿童哲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但这并不是唯一途径,落实儿童哲学更广阔的阵地可能是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中,正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独特探索。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