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闻见知行 修齐治平

——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

发布时间:2019-03-11 作者:于建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立德树人、治国理政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软实力,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并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3月由教育部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分学段、由浅入深地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求修订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教材,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教材建设问题。由陈延斌教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的出版,恰逢其时,是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在编写顺序、结构体系安排上匠心独具,契合“修己安人”君子人格养成的逻辑,合乎“修齐治平”的大学条目,是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的有益尝试。“不闻不若闻之”。修身之要,贵在“闻道”。所闻之道,乃圣贤之道,古圣贤之道恰恰蕴含于经史子集之中,尤其是四书五经之中。该书以“闻道”立篇,致力于挖掘和阐发经史子集蕴含的圣贤之道。“闻道”是诚意、正心的基础,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是修身的内在要求。“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才能天下平。”基于此,该书继“闻道篇”后,以“修身”“齐家”“治平”分别立篇,呈现了古圣先贤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个体道德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同时揭示了成人与成才相辅相成的教化实质。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将“闻道”与体验结合,是该书的突出优点。继“闻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立篇之后,该书专设“体验篇”,列出上述各篇“体验地”。如此设计,不仅要求静下心来“读万卷书”,而且要走出校门“行万里路”;不仅要让中华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而且要让祖国大地上的古迹、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这在大力倡导研学旅行的当下,在游学中走近圣贤,触摸古迹,更有利于知其所以然,更容易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髓,深切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之不若行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时不我待。文化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华夏儿女,尤其是当代青年学子,理应以特有的温情与敬意,深切感知并认同中华文化精髓尤其是经典中蕴含的圣贤之道,同时,内外兼修,修己安人,知行合一,勤而行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自觉弘扬者,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人和生力军。这或许是该书编写的旨意之所在。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1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