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

发布时间:2019-03-25 作者:张琳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在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开展针对儿童的“美的教育”,如何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张琳提倡融艺术欣赏和创作体验相结合的跨学科统整教育,注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艺术实施完人教育。最新出版的《博物馆中的美术课》(张琳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书展示了她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和思考,希望带给读者以启迪。

2012年,笔者开始推广“流动艺术——博物馆亲子教育”项目,记得当时不少家长对这种学习方式持观望态度,个别博物馆还把我们拒之门外,担心儿童会破坏展品或影响其他观众等。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博物馆儿童美育诸多好处的认识,在博物馆开展儿童活动迅速流行起来。每逢假期,各种校内外机构、团体等出现在各级各类博物馆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规模扩大了,但一些问题却依然存在,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大家探讨一二。

    根据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展品

博物馆中的儿童教育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或补充。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侧重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和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

首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展品的喜好、参与时间的长短、操作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均有差异。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曾分析了人从出生到20岁的审美感知发展历程,把其分为5个发展阶段,即0—2岁婴儿的感知、2—7岁符号的认识、7—9岁写实主义的高峰、9—13岁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13—20岁审美专注的危机期。由此可见,婴儿幼儿时期即可进行博物馆参观,7岁之前不建议强调对艺术概念的学习。在展品题材上,笔者建议7岁前儿童优先选择动物、人物肖像等,作品造型直观、简练。比如,考尔德的《火烈鸟》、卡萨特的《洗澡》以及草间弥生的《南瓜》等;对7—9岁的儿童,增加摄影作品的赏析;对9—13岁的儿童,加强艺术史探索的比重。

其次,活动内容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建构主义之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个人构建新知识是在旧的经验基础上发展而来,新知识的学习渗透到已有经验框架中,然后重新构架出和现有经验不同的新知识。显然,以往的经验可以促进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博物馆儿童美育亦是如此。例如,笔者在组织参观巴黎奥赛博物馆时,考虑到很多女生正在学习芭蕾舞,甚至还有一些儿童去大剧院观看过芭蕾舞剧表演。于是,笔者选择了德加的《舞蹈教室》作为活动内容。果不其然,孩子们因非常熟悉该题材和场景,特别有兴趣地主动探索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寓意美,而且创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显然,在博物馆开展儿童美育课,展品的选择如果能够考虑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甚至和学校当前的学习主题相关联,会极大地促进儿童美育的效果,把儿童的热情转化成有效活动,从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和热爱现代生活。

    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解读展品

博物馆里成千上万的展品承载着自古至今的人物和事件、诉说着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展示着自然界的各种科学奥秘。面对这些伟大而经典的作品,笔者经常使用一些方法、技巧、道具等去解读它们。

第一,多感官游戏互动营。博物馆儿童美育如果能以游戏为媒介,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全方位调动起来,不仅使儿童更加容易理解作品内涵,还常常有新的发现。英国博物馆学教授艾琳·胡珀-格林希尔(Eilean Hooper-Greenhill)指出,当我们在博物馆探索新的信息时,通过阅读可以吸收10%、通过听可以获得20%、通过观察可以掌握30%、通过参与互动讨论可以得到70%,而参与听说做等综合感官互动则可以获得90%。笔者在组织参观德加的《舞蹈教室》时,请儿童观察作品、触摸芭蕾舞裙等面料、听芭蕾舞曲《天鹅湖》、闻舞蹈教室里的味道(汗味、香水味等)和喝点饮料(课间休息喝什么),最后还请孩子们创作一幅以运动为题材的作品。通过“五感互动体验”,儿童仿佛融入画中和画中人物对话,甚至和艺术家对话,体验艺术家当初创作的心境和情景。

第二,故事大舞台。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如果在博物馆儿童美育中加入故事,会使整体活动更加丰富、内容也会得到延伸和拓展。例如,在参观马格利特的影像展时,结合了安东尼·布朗的绘本《穿越魔镜》,故事中一位小男孩从魔镜中穿过,从而到达一个魔幻世界。那里有提着公文包的隐身男人(似马格利特的《漫游者》),还有一群鹅毛般从天而降的唱诗班孩子(如马格利特的《戈尔达礼》)等,儿童伴随着主人翁展开了一场梦幻之旅,还深入体验了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另外,还可以请儿童针对展品天马行空地“编故事”,如在参观弗里达的《和猴子一起的自画像》时,发现每个孩子编的故事都不一样,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三,主题探索馆。结合展品,以某一个主题为核心开展跨学科活动,不仅扩大了儿童视野,而且使学科之间有机融合。比如莫奈的《睡莲》,笔者选择同一主题不同国家的艺术品进行比较,包括中国画宋人小品《荷花》等,通过对比体会文化的多样性,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相同题材艺术品的异同。此外,该活动还延伸到“桥”的主题,讨论著名桥梁(赵州桥、伦敦塔桥等)以及周围生活中的桥,感受技术进步、见证历史的发展。另外,还组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以“博物馆小讲解员”的身份到低年级去做志愿者,描述他们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说说自己最喜爱的“桥”。笔者发现,他们不是简单描述、复述作品,而是加入个人的理解和联想,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小年龄孩子的参观欲望,友谊的“桥梁”无形中被建立。

    博物馆儿童美育面对哪些挑战

从去年3月份起至今,笔者以参观、访谈、讲座等方式走访了国内约30多座博物馆和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博物馆对儿童美育帮助很大,但这座给人们提供多样化信息的宝贵资源库,却很难惠及所有儿童或者说大部分儿童。

其一,爱恨交织的供求关系。一方面博物馆组织的有限活动对于广大儿童来说如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一些家长针对博物馆提供的免费儿童活动“积极报名却爽约参与”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既懂儿童教育又是资深艺术工作者的人士不多,许多博物馆社教工作者身兼数职,因此在人员、时间和精力等有限的情况下,博物馆很难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

其二,若即若离的馆校合作。学校组织参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激发新观众的最佳模式,但考虑到儿童安全、交通等诸多问题,不少中小学校多以“社团”形式到博物馆参观,且频率不高;幼儿园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居多。相比之下,博物馆社教人员“送教”到学校去的次数反而多于学校组织儿童去博物馆的次数。虽然,也有一些博物馆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开发馆校合作课程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总体来说,更多的馆校合作期待开启。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得更多学校、家庭乐意走进博物馆。经常去博物馆的孩子,不仅在展品说明牌的阅读、展品局部解读等方面更加积极和深入,而且创作细节也更加丰富、生动且富有想象力。所以,博物馆不单纯是娱乐休闲的地方,更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如何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生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25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