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怎样走出本科教学“唯教材”藩篱

发布时间:2019-04-11 作者:武学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学是一流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然而,本科教学“唯教材”现象依然突出,导致学生难以生成获取快速更新的海量信息的基本素养和主动探究高深知识的能力。这已成为制约一流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构建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可为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难题提供新思域。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以培养本科学生探究能力、多维度思维意识和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引领,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对既定主题进行网络化知识体系建构,从而生成系统化、生态化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研究型教学对其多维思维素质养成的价值所在。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跨学科主题性原则。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以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的不同主题为学习单元,以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涉及某一主题相关的各种学科领域知识内容,教师需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壁垒,在教学中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能够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解决某一主题的相关问题。

二是网络生态化原则。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系统地将相关知识予以高度整合,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对同一知识主题进行系统化教学和学习。一个知识主题可分为时间、空间地域、层次等三个维度,并通过不同维度相关知识的高度融合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之间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生态系统,以利于学生对知识主题的理解和学习。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的基本体系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主要以某一知识主题为学习单元,主题可大可小,围绕既定知识主题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学习,即时间维度、空域维度、层次维度。

时间维度主要是既定知识主题所涉及的历史性知识信息、现实性知识信息和未来性知识信息。也就是说,教师应从历史—现实—未来这一时间谱系对既定知识主题进行历史梳理、规律阐释、现状剖析和未来趋势预测。首先,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视角把握既定知识主题演化过程。其次,深刻把握既定知识主题的发展现状,并从多学科视角对既定知识主题予以结构化、网络化描绘。再其次,依据既定知识主题的历史演化规律、现状图景描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空域维度主要是指既定知识主题所涉及的国内和国外地域性知识。任何一个知识主题都涉及国内发展状况和国外发展状况。知识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只有从国际比较视角,通过国内外深入、全面比较,才能真正发现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差异和国际前沿性知识,并可以从态势分析(SWOT)的视角客观评估国内相关问题和成效。由此形成了国内—国外空间地域性知识网络系统,让学生站在国际视角学习既定知识主题内容。

层次维度是指任何知识主题都可能涉及理论(理念、思想等)、政策、体制、实践4个层面的知识内容。

理论、理念、思想作为学理范畴,是知识主题的顶层指导性知识。理论层面的相关思想和理念,要充分体现其原创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知识主题相关理论时,既要深刻认识既定知识主题的原创性理论、思想和理念,又要全面把握既定知识主题在当前的前沿创新性理论、思想、理念。

政策是在既定知识主题相关理论指导和支撑下形成的战略框架,是相关决策部门在既定知识主题领域的行动纲领。政策既要体现历史演进性,又要把握当前优先战略,也要体现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深刻把握既定知识主题的世界主要国家政策走向,并从国际比较视角审视既定知识主题相关政策的中外异同。

体制是在相关理论指导、政策引导和实施下形成的既定知识主题领域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相关制度等。

实践是在体制运行下形成的既定知识主题领域的特定行为表现。

时间—空域—层次三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指涉,统一构成既定知识主题的系统化、网络化、生态化教学模式。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的素养

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唯教材”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走出“唯教材”藩篱。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教材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知识的新需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既定教材未能从这三个维度对既定知识进行系统设计,涵盖内容不完整、不系统,并且教材所涉及内容深度不够。这需要教师超越既定教材的局限,彻底摆脱教材对教师和学生自身思维的限制。

教师必须成为真正的研究者,而非“唯教材”的传递者,确立以研究带动教学的基本理念,具有独立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和较强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对跨学科前沿问题进行最新研究,形成一整套学术思想和知识体系。

教师要全面深入地开展国际前沿问题研究。教师要全面把握既定知识主题相关学科的国际理论前沿、基本政策走向、政策实施下形成的体制机制结构以及实践特征。

教师要学会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法,全面深刻地把握既定知识主题。

教师要灵活运用启发式、知识网络构建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并启发学生学会阅读并分析既定知识主题相关学科的中外文献,获取国际前沿知识信息。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1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