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技防”“人防”加“物防”

杜绝网络的片面与误导

发布时间:2019-04-19 作者:钟柏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互联网+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的浪潮,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88%的普通高中、77%的初中和64%的小学建立了校园网,99%的中学和96%的小学接入了互联网。然而,由于教育网络中存在的三“多”现象(系统多、漏洞多、威胁攻击多)和三“不足”问题(投入不足、管理不足、教育不足),校园网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某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被泄露和窃取的事件可谓触目惊心,对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正是因此背景,教育部自2018年开始,将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文件改名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强调建立包含“技防”“人防”和“物防”在内的全方位的常态化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面临新问题

校园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表现不同,程度迥异。就目前而言,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需要特别关注。

    网络成瘾呈低龄化发展趋势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然而,其低龄化趋势尚未获得广泛的重视。既往研究显示,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而游戏成瘾的流行率约为0.7%—27.5%。显然,不断增加的低年龄段学生网民和网络游戏使用率,使得新生代的“网络原住民”染上网瘾的概率逐渐加大,网络成瘾的低龄化趋势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不良信息的渗透更为隐秘

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与保护调研报告》,46%的青少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几乎每次或者经常会接触到不良信息,其中最主要是色情信息,其次为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谩骂、恐吓等。然而,不良信息的渗透又呈现新的态势,一方面,它有了隐蔽的渗透方式:一些学习类APP以合法的身份进入校园后,却暗藏商业广告、游戏链接、恶性收费、追星、色情、病毒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甚至获取个人隐私实施诈骗,令师生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它容易产生隐性的后果:例如,网络欺凌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又如,除了广为关注的色情、网络诈骗、网络成瘾外,还有一类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即网络谣言。网络的平等性和匿名性使得借助网络传播的公众舆论(又称“网络舆论”“网络舆情”)能在短时间内覆盖极广的范围,尤其是网络大V和直播平台等自媒体能够对一些网络舆情的发酵形成瞬间放大的效应。遗憾的是,在纷繁多样的网络舆情中往往夹杂了一些网络谣言或具有欺骗性、片面性、误导性的信息,例如,“失联的乐清男孩”“小孩被绑架挖器官”“雪里含融雪剂,玩雪伤眼”“注糖水的西瓜”等。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因鉴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误信这些谣言,从而获得一些错误认知,甚至形成不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需要新思路

校园网络安全保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扎紧校园网络安全的篱笆墙。除常规的“技防”和“物防”以外,校园网络安全的新形势需要新的应对思路,如下三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提高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的门槛和企业违法的成本

针对学习类APP以及各类教育软件的涌入,有必要建立分级分类标准,规范质量和安全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将那些低劣的、投机性的教育应用软件拒之门外。此外,尽管有一系列涉及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涉及青少年权益保护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但均未针对校园网络安全的特殊性做专门的描述,在实践中直接参考这些法律法规力有不逮,容易导致部分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惩罚。因此,有必要请法律界和教育界的人士做逐一梳理,提出需要完善的地方,做必要的细化或增加附加条款,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补齐信息安全教育的短板:真正获得分辩谣言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别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由于缺少课程标准的约束,课程地位较低,不仅开课率和课时难以保障,教育内容也存在偏颇。早前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向上侧重信息的简单获取与加工,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兴起,又特别强化了程序设计相关的内容,而有关信息鉴别与评价、信息安全教育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局限于个案进行说教式教育,在各种信息活动中没有渗透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评判方法等意识、思维和方法的教育,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应抛弃对网络谣言只做真假判断的习惯,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让学生既要理解网络谣言产生的深层原因,也要理解谣言的伪装性和破坏性,真正获得分辨谣言的能力以及认识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的方法论。因此,应系统和均衡设计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应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此外,鉴于相关教育资源的缺失,鼓励专业机构建立网络谣言和欺诈信息数据库也极为重要。由专业机构负责该数据库的系统维护、分类整理和动态更新,为每一个可能影响青少年的网络谣言、欺诈案例提供较为全面的解读,以此作为网络安全教育的权威资源。

扫除家庭教育中的盲区:不要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沦为孩子的“电子保姆”

一般而言,家长对子女的网络安全问题是比较重视的,在以往网吧盛行的年代,父母为了把沉溺于网吧的孩子“揪”出来可谓不遗余力,愿意穷尽各种办法。目前中小学生在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超过90%,随着上网地点的变迁,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乡镇和城市务工的家长,在此时放松了警惕,误以为子女在父母视界范围内上网是安全的,不需要特别担心,甚至因为家务或自身娱乐需要而放纵子女的上网行为,缺乏对子女上网行为的必要监督和约束。这种做法,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而且催生了一种新的数字鸿沟,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发展。针对此类情况,需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给予家长必要的网络安全提示和扫盲教育,不要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沦为孩子的“电子保姆”。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