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课标、老教材,高一语文怎么教?近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举行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用课堂表达对新课标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9-04-24 作者:通讯员 梅香 本报记者 潘玉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普通高中新课标施行后,许多地区还停留在专家培训层面。如何将国家课程改革的意志通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传递到教师,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在课堂教学上的落实?日前,一场聚焦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举行,来自江苏及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的300多位语文教师围绕该话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课标到课堂,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活动主办方负责人、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孙其华看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此次联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策划的这场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研讨,而是一次有理念的担当。他认为,提出“用课堂澄清对新课标的理解,用课堂表达对新高考的探索”,就是用课堂来表达对于课程改革意图、国家意志的理解,引导教师立足课堂,深度参与这场事关民族伟大复兴的变革。

本次活动特邀5位一线名师设计呈现了5节展示课,内容涉及小说教学、古诗词教学、戏曲和文言文教学、实用类文本教学、任务写作教学等。教学主题精心设计,聚焦新课标施行的重难点。比如,新课标新增了72篇古诗词,比重加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统编新教材中,文言文占比达42%,如何在任务群学习中进行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再如,如何利用外国小说这一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基于任务驱动的写作,正越来越受一线教师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如,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是新课标、新高考方案中着重提及的,但一线师生手中很少有这类教学文本,如何实施教学?等等。

与会代表表示,一线教师更习惯于从课堂获得直接的经验感受,以经验来丰富知识背景,在悟得中获取基本方法。教学主题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用心设计,再加上名师的示范和说课以及专家评课,这样的学习培训,给人的启发很深。

用教学实践表达对新课标的认知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还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根据近年的观察,他认为,一线教师针对新课标的探索是积极的,课堂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样态,但有一些误区亟待澄清。

他结合教学案例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情境·任务”的设置中,有学习情境虚假、任务设置游离的问题,任务必须是语文的任务,要提高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任务设置要有整体意识,要有清晰的指向性,任务指令必须具体、明晰且有思维启发性。

关于深度阅读,唐江澎认为,现在一提深度阅读好像就是指整本书阅读,这也是误区。“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没有真正进行有效思考。单篇文章的阅读,如果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出味来,也是深度阅读。没有有效思考的深度,整本书阅读也可能变成走马观花的任务阅读。”唐江澎特别强调,语文教师尤其要善待名著经典,教师要有课程意识,以自身对经典文本理解的深度、研究的深度,引导学生进入更深的领域。

关于任务群教学,唐江澎的观点有三:任务群和群文没有必然的联系,单篇文章的教学也可以设计任务群来组织实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群文教学也可以有一个先分后总的过程,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进行群文教学,可以先分散,然后综合起来再探讨;群文教学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所有学生都透彻把握了单篇文本的基础上,有的教师一节课教好多篇,但有的学生连基本的文字梳理都没有做好,这样基础上的比较、探究就相当困难。

唐江澎认为,新课标带来变革,既意味着学校教学形式的变革,也意味着广大一线教师要努力用科学的教学实践来表达对新课标的认知。

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立德树人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王湛应邀作主题报告。他认为,活动聚焦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现场,以课堂来体现新课标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给与会的校长和教师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王湛特别强调: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教育必须回归人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走向立德树人,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在六个方面——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新课标、落实新课改,广大语文教师首先要建立课程自觉、改革自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新的经验,为语文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王湛鼓励一线教师且思且行、且悟且进,不断攀登新高峰。(通讯员 梅香 本报记者 潘玉娇)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