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国培:播下“蒲公英”的种子

——浙江师范大学高中语文示范性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2019-05-08 作者:蔡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十年来,伴随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实施,浙江师范大学高中语文教师培训团队已培育高中语文优秀骨干教师近500名。优秀的国培学员又示范带动了身边的教师,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落实,展示出“国培计划”广泛联通、多向辐射的教育与社会价值。

    建一室而育百千骨干教师

经过国培磨炼,一些优秀学员的教育教学日渐精进,先后建立起名师工作室,辐射助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相关名师工作室有三种类型:政府出资支持、学校投入帮扶、民间自助发展,它们都是教师自我发展与展示的平台,从而形成“名师育名师”的国培效应。

浙江温州五十一中学教师郑可菜赴浙师大参加“国培计划”后,逐步摸索出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与运作技巧,能得心应手地解决遇到的多方面问题:从工作室网页设计到前瞻性研究课题的确立,从活动安排到成果推广,一切显得井井有条。她先后被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导师工作站聘为核心成员、被浙江省教育厅选拔为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可菜名师工作室培育了省级教坛新秀唐文秀、郑一舟等一大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因成效显著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网络名师工作室。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教师寇永升曾是“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浙师大高中语文班的班长,培训结束后,学校让他负责全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他充分利用浙师大的相关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江苏盐城中学教师李仁甫参加国培学习后,深化并提升了自创的“生成教育”理论,其后又自掏腰包,相继建立了8个“生成语文”QQ千人大群和微信500人大群,从而建立了跨地域的“网络名师工作室”,全国近万名教师通过群讲座、群研讨、群辩论、资料共享等途径参与“生成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李仁甫又创建了“咱们的语文”微信公众号,这个公众号上两年来已发表优秀学生习作近百篇、教师专题文章数十篇。

    磨“三课”提升种子教师综合实力

浙江师范大学高中语文教师培训团队期望将参训教师培育成“种子教师”,这些“种子教师”回到原本工作的学校后,又能有效带动身边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充分体现出国培的辐射效应。为了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综合实力,浙师大教师团队特别重视“三课”建设,即:学术讲座课、技能培训课、教学示范课。学员参加培训过程中,浙师大培训团队除了为学员安排常规课程外,还根据每位参训者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人短板进行个性化的强化培训,搭建各种平台,帮助学员依托“三课”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进而有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培训其他教师。

云南师大附中教师王宏瑜非常注重提升自己的学术讲座能力,参训结束后,她在昆明市高中语文教师相关培训项目开设的学术讲座很受欢迎。她深有体会地说:“浙师大导师们当时精心帮我打磨的学术讲座课,表面看只是一堂课,却成为我终身受用的奠基课。”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的李莉在浙江师范大学“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相关项目培训期间,与导师和其他学员合作,精研细磨了几堂富有创意的教学示范课,其中《细节写人,精神立人》作文教学课,在省内外多次展示后参加全国文学课堂大赛和微课大赛,均获一等奖。

近年来这些学员逐渐成长为名师,他们连续几次都受到浙师大的邀请,返校开办讲座。因为来自一线,都有参与国培的共同经历,他们的讲座非常接地气,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重教研勤搭桥而成引路名师

浙师大重视国培学员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学员的教研成果能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优秀学员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能给予一线教师以鼓励与启迪。

年过五旬的山西代县中学教师贾旭是浙江师大国培学员中最年长的一位,参训前三年已是特级教师。贾旭说,原本以为自己已经革命到头,可以吃老本了,国培成为他“二度发育”的一个转折点,促使他重新踏上教育实验与教学研究之路。在参与培训过程中,贾旭不但积极撰写教改文章,而且积极报名参加教师现场作文大赛,还获得了特等奖。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教师李晓参加国培之后,努力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他参加相关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同时其教研文章也在刊物上发表。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过“国培计划”浙师大高中语文项目培训的教师,先后获得各种奖励近百项,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论著数十部。很多参加过国培的教师为身边教师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的榜样。

一些参训学员还积极为当地的教师牵线搭桥,有效促进了当地的师资队伍建设。云南弥勒四中教师马红刚在国培结束后的第二年便由普通教师晋升为副校长,第三年开始担任弥勒四中校长。此后,他竭尽全力为本校教师培训当“红娘”。他说,希望本校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接触名师,同时期望更多的名师服务于教学一线。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弥勒市一些骨干教师得以赴浙师大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浙师大培训团队的专家专程赴弥勒开课讲学。有效的多层次双向互动,促使弥勒四中的师资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教学科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二年该校在教学评比中获得红河州高中教学质量综合奖等多种奖项。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8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