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曾遭误解的教师读写

发布时间:2019-10-21 作者:韦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1986年7月中师毕业后,我被安排到乡村联中任教,四年后被调往乡中,在这里又教了十几年,被借调到县城。转来转去一直没离开教育圈。回首自己三十多年的经历,时光荏苒,感慨万千,今昔对比,甘苦自知。

当初,那所联中周围村里已经输了电,学校与村里在输电经费上未达成协议,不过数百米的距离终未通电。一到晚上,四面灯火辉煌,学校一团灰暗,初中生要上晚自习,只能自带煤油灯。学生都是周围村里的,都走读,早晚每人提一盏简易油灯来回。一个教室五六十个学生,五六十盏灯,烟熏火燎,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油烟味,教师下自习回办公室,摸摸鼻子就是一手灰,鼻孔成了黑乎乎的烟囱。

学生走后,还有很长的空闲时间,我好读书的瘾又上来了。彼时教师俩人一间屋,卧室兼办公室,晚上我的那位同事回家,于是就成了我一个人的,可以静心翻书。学校有二十多个教师,除了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其他晚上都回家。校长也是跑校,他对我们的业余生活并不过问,也不好意思过问,我们在学校住宿等于护校,替他值班,他巴不得这样。那几年,我看了一些小说,也尝试着写了一些文字。

而到了乡中就不行了,这里有上千个学生,教师也有七八十人,这是全乡最大的学校,规矩自然就多了,考评的名目和次数也多了,毕业班还要周末假期补课,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少了。但一个患阅读瘾的人,总能有时间看书,撇开人群和酒场,躲在宿舍里翻阅,数日不看,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写也是免不了的,隔一段时间不写点儿文字就感觉对不起自己。还禁不住名利的诱惑,誊写了稿子去邮局投寄。碰准了,还真能发表。

这就不行了,有不务正业之嫌。按校长的治校大略,教师把精力百分之百地投入于教学,还不一定把成绩提到最高,哪还有闲心鼓捣那些没用的玩意?既然教育学生一心不可二用,那么教师怎么能心有旁骛呢?领导希望,不管哪位教师,不管教什么学科,都得朝教材用力,朝备课用力,朝学生用力,朝考分用力,其他都是费力不讨好。每每例会,校长更是大讲特讲,什么奉献呀,爱心呀,敬业呀,讲得唾沫星子乱飞,每次会后,我总是沉默,总觉得这是不点名的批评。

问心无愧地说,我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学校前列,工作上我是尽了心的,但是让我像机器一样把个人空间全交出去,这是不可能的。

我还是那样,努力工作,尽职尽责,注重效率,独辟蹊径,走一条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的路,我不能让学生说我是无知无能的庸师,更怕人家背后指指点点说自己误人子弟。我想,阅读和写作会助我一臂之力。事实证明,阅读写作不断拓宽了我的语文教学视野,开阔了我的思路,历练了我的思维,使我在教学上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参,我所教授的是我自己心目中的语文,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我的课堂上,学生可尽情讨论,可质疑课文,也可质疑教师,我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作支撑,我敢这么放开吗?我能有这样的自信吗?即使几十年之后的今天,有多少语文教师敢于不惧学生的提问?很多教师把学生牢牢地牵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不敢有丝毫的偏离,唯恐节外生枝,无法收拾,这恰恰是语文教师缺乏阅读积淀的征兆。

我的课堂从不拖延,课外作业尽可能少留或干脆没有,当学生时我讨厌教师的这些陋习,当了教师我不能再延续这令学生讨厌的套路。我的作文教学更是如鱼得水,每周的作文课,学生翘首以待。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经历了由怕到不怕再到喜欢的三部曲,这也是我作文教学的最大成功。不喜欢写作的教师,我想他上作文课之前就会发愁,他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这短短的45分钟。

后来学校换了领导,提倡教师自由阅读,不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我指导的学生作文在《语文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发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也终于放下了包袱,可以名正言顺地阅读写作了。

再后来,教师读写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力督促的重要内容,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成长需要持久的内驱力,而内驱力主要来自于持续深入的阅读,这是任何外力手段无法取代的。

虽然最终我也没能成为名师,但我相信阅读与写作不仅有利于我自己,更有利于我的教学,使我的一届届学生受益,他们遇到了一个不照本宣科的老师,遇到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老师。恰恰是这些当初看似无用的,却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后劲。其实有用和无用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对语文教师而言,读写永远是教学的“诗外功夫”。凡大家名手,无不如此,多数教师正因为懒得下看不见的笨功夫,自然就止步于教书匠。

我感谢这个不断改革开放的时代,感谢遇到的一些好心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时代,真心希望当代教师能够珍惜当下,借助一切可利用资源,尽快地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1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