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使命到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9-12-18 作者:何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名校长专栏 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1)

在高考压力下,当前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趋同问题依然突出。很多学校基本是前两年学完高中的必修课程,高三整年复习备考;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没有太多选择,难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而,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我们在不断地思考:作为高中阶段学校,面对着已经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今后还要接受至少7年学校教育的学生,如何承上启下,尊重学生天赋、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将来成长成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基础?

2011年开始,我校启动“元培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之所以叫“元培计划”,主要是因为蔡元培先生作为执信学校的创校校董,曾多次来校讲学,学校也深受其“学术”“自由”思想影响,有着实事求是、创新求变的优良传统。同时,“元”有第一、首位之意,元培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人格特征?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格特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怎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如何评价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2012年,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30人的元培班,在中山大学工学院正式开班。之后逐年增加人数,从点开始,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元培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目前合作的高校、研究所、医院等已发展到20多家。

关于创新型人格特征,当今有很多观点,内涵也很丰富,总结起来不外乎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三大方面。经过深入探讨,我们将创新人才的培养聚焦于人成长中的关键知识、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并逐渐认识到,“创新素养”就是将这三者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持续推进的结果。我们将育人价值追求聚焦于“创新素养”的培养,以“责任担当、人格独立、视野宽广、科学见长、乐学善学”作为主要维度。这些核心要素的明确,使得创新素养的培育可以“按图索骥”并更加有的放矢。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学校聘请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专家提供课程、学习理论方面的指导;邀请中山大学等20多所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作为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我们分阶段开发了八个模块的“集群式”元培特色课程,结合课程学习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推进“学本”评估,强化创新导向;变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支持实践探索。至2018年底,参加元培计划学生共参与127个课题研究,获各级各类科学竞赛奖662项,其中一等奖192项,申请5个发明专利。元培计划的学生100%进入国内和美、英、加等国著名大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