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国学经典育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0-09-02 作者:许凤英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1年,广东省广州市五山小学正处于发展的低谷。就在那时,我走进了这所百废待兴的学校,并决定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推手,全面启动经典诵读工程。从此,旧的走廊,旧的教室,旧的桌椅,却有了新的声音——此起彼伏的诵读声。

五山小学的经典诵读实验,是从一项特色活动深化拓展为校本课程的。我们独创了“浸习式”国学课程体系,即让学生沉浸于浓郁的国学氛围中,感悟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校园文化的魅力,耳濡目染地将国学与其他学科、各种活动相融合,让学生“耳濡目染,不学以能”。我们针对国学读本适宜性不强的问题,编辑出版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国学读本》丛书,获得广东省特色教材一等奖;针对学习方式不当问题,探索出“长短课”并设的时间安排;针对评价乏力问题,建立了科学健全的多元评价体系。

如今,经典诵读实验推动五山小学走出了困境,儿童诵读经典的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学校的孩子们长期沉浸于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学习中,时时感受着圣贤的智慧、大师的情怀,他们不仅出口成章,而且目光高远、胸怀天下。发生在我校的“芒果树下的天籁”的故事,曾经一度在网上广泛流传,还在港台传为美谈:校园里有三十几棵高大的芒果树。过去每到芒果成熟的时节,总有学生或捡吃后乱丢果皮,或用石块、竹棍砸击果实,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开展经典诵读后,这种现象不再上演。一天,学校一位国学实验顾问来校指导,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果实累累的芒果树下背诵经典,笑问他们为什么不棒打芒果?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这至纯至美的儿童读经声,简直就像是天籁回荡在我们的校园。

作为校长,我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工作载体,挖掘其中的育人内涵,用“诵读→感悟→明理→内化→践行”的德育模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改革改变了小学德育普遍存在的松散、随意、被动的状态,创新了德育工作思路。在第十届穗台校长论坛上,台湾一位博士在观摩了我校课堂并听了我的介绍后,称赞:“没想到经典的教学在大陆尤其在五山小学有这么深入,这么精彩!”

我和教师们引领学生徜徉在祖国灿烂文化的海洋中,让他们了解经典,爱上经典,增强文化自信。2014年,曾有近40名记者组成的“探营团”来到五山小学,我校千名学子在芒果树下呈现了“切磋”《大学》的场景:“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文美声美,气势浩荡。一年又一年,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国学教育,与孩子们共同收获着人文底蕴日渐深厚的甜蜜。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五山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2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