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左膀右臂”

——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纪实

发布时间:2021-04-14 作者:本报记者 李小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

42岁的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校长姚亮,发际线似乎又高了一点。

他疾步走在校园里,一会儿监督文化墙的建设进度,一会儿走进教室听课,一会儿又出现在某个教师研讨群里。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开会,在这些会中,每月第三周周二中午的“校长面对面”午餐会他会准备得格外认真。

在这个一月一度的午餐会上,校长和学生代表边吃边聊,对学校管理问题各抒己见。学生代表提出的建议五花八门,从更换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到增加乒乓球场地以及举办更多艺术展,不一而足。而这些建议都能得到校长回复,有的还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

    校长学生面对面“交锋”,碰撞校园管理好点子

“校长,有不少同学对天文感兴趣,我们希望学校在楼顶建一个小型天文台。”在近日的“校长面对面”午餐会上,一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姚亮第一反应是“这个太有难度了”,他如实向学生解释道:“天文台虽好,可造价高达五六百万元,学校这方面经费不够。”没想到,这名学生立刻表示,他和同学已经初步调研过,建设一个符合他们预期的“简易天文台”只需几万元。

姚亮立刻说,如果大家能做到降低成本,一定会给他们建,并将进一步调研任务交给这名学生。“一听他们说做过调研,我很高兴,他们越来越有民主精神,还具备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姚亮说。

而这样的“交锋”,每月都会上演。2019年7月,姚亮到任后,就开始筹备“校长面对面”午餐会。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午餐会先后开展了8期,主题涵盖了新生体验、中考备战、社团活动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姚亮说:“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有思考能力,懂得自我表达,有着改善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校园学生决策是深圳中学的传统。自2014年深圳中学为校内流浪猫去留问题举办“听证会”以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尊重民主决策,就成为了深中的标签之一。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秉承深中精神,尤其注重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

目前,学校很多设施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都始于各场午餐会。上学期,有男生在午餐会上提出,学校只有女子足球队,没有男足队,“这是不公平的”。姚亮一边向他解释学校教练和场地不足等原因,一边着手安排外聘教练、协调场地,很快就组建了男足队并参加了区级比赛。

还有一次,学生提出放学后要在校等父母来接,需要一个自习室,第二天,教学楼一楼的两个教室就收拾妥当,一直到现在都是学生可以按需使用的公共教室。

    搭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的舞台

“校长,有空吗?我有点事儿跟您说。”

午餐会带来的变化是,越来越多学生敢于来姚亮的办公室敲门。每次敲开门都伴随着这样一句开场白。

这句开场白背后,可能是一道难题、一种困惑,也可能是一件趣事、一个奇思妙想。在姚亮看来,学生的每一次敲门,都是一份自信提升、一种成长突破,更是学校校园民主精神的表现。

在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有很多舞台是交给学生自己运营的。

每周三中午,学校的教学楼大厅内都会举办“星空小剧场”活动。一周一次的“星空小剧场”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导自演,以各班“轮流坐庄”的形式,给全体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

3月24日中午,“星空小剧场”活动如期举办。学生们利用午休时间登台演出,八年级(3)班学生用短短20分钟呈现了唱歌、跳舞、钢琴等节目。圆形大厅内,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舞台上,为演出营造了不可多得的灯光效果。现场虽然没有设置观众席,但留校午休的学生们在大厅一侧一至四楼的走廊上“凭栏尽赏”,硬是将一场简单的活动演出了剧院的效果。

“星空小剧场”的诞生还要得益于学校特有的圆形大厅。该校教学楼主楼采用圆形设计,上有玻璃穹顶,下有米色为主的墙面和地板,加上藤类植物的层层点缀,整个大厅弥漫着一种优雅浪漫的人文气息。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建筑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展示平台,学校在大厅搭建了舞台、安置了钢琴,并将这片舞台完全交给学生,每周一次各班轮流利用舞台展演,从策划到表演,再到现场的布置、管理,均由学生自主完成。

    将未来公民的要求内化到德育工作体系中

管理一所学校,比解一道数学题难多了。做了很多年奥数教练的姚亮2019年来到学校担任校长。上任之初,他就在思考:“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公民又要具备哪些素养?”随后,学校提出要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

在姚亮看来,未来公民首先应该是拥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懂得相互尊重,宽容礼让。其次,未来公民应该是懂得沟通与合作的。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他们能在合作与分享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而在学生培养中,学校也将“未来公民”的要求内化到德育工作体系中。

秋收时节,在大鹏半岛一片金色的稻浪中,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群身穿校服的“农民”。只见他们弯着腰,虽然满头大汗,仍不忘挥动手中的镰刀,一抓、一割、一放,动作逐渐娴熟起来。

这是学校为期5天的七年级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之一,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学校的三年,将是他们从稚嫩到逐渐成熟的黄金三年,也是从适应中学生活到个性化发展再到卓越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里,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应的设计。3月文明礼仪、4月安全教育、5月环保教育……每月一个德育主题,促进了学生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改变。学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润泽学生精神,为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