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幼儿自主游戏如何产生深度学习

——以户外建构游戏“地铁6号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07 作者:黄菲 王秋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自主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积极主动开展的游戏形式。户外建构游戏作为一种特色的自主游戏,融合了五大领域的发展要求,它不仅倡导幼儿对游戏内容、材料、形式、伙伴的自由选择,还提供了复杂的问题情境和有准备的游戏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利用新旧知识经验解决游戏中的难题,提升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呢?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促发内在游戏动机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才能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潜力。当幼儿对自然现象、周边环境、同伴关系等表现出好奇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利用相应的资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幼儿对学科知识产生深度学习的可能。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游戏前期对幼儿的生活经验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外出郊游”主题活动中,幼儿陆续开展了“骑车去郊游”“搭乘双层巴士”的户外建构游戏,恰逢“地铁6号线”开通,游戏内容自然而然地从主题活动中延伸出来。

“地下铁轨是什么?”“怎样搭乘地铁?”“地铁站有哪些设施?”这些都是促发幼儿内在游戏动机的问题情境。于是,教师积极准备了与“地铁”主题相关的绘本、视频、图像等;家长带领幼儿实地考察,亲自搭乘地铁,参观地铁博物馆;家园共同协助幼儿制订建构计划,帮助幼儿进行多形式表征。这些方式为幼儿提供了最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继续创作的灵感源泉。

自主游戏并不是任由幼儿自由玩耍,而是在一定的教学计划中衍生出来的。众多经验表明,教学主题与自主游戏相结合,可以丰富自主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多角度启发幼儿思考,促进经验的迁移和整合。

    创设学习型环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的深度学习需要依靠真实情境和有结构层次的材料。在大型户外建构游戏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沙池、草地、泳池、操场等资源,整合出适合幼儿的、具有结构层次及年龄层次的建构材料,并投放易获取、低成本、可移动、可自行组合的材料。

在搭建“地铁6号线”的游戏中,教师提供了木板、木梯、拱门、纸砖等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坐地铁的生活经历,搭建“地铁入口”“售票处”“轨道”等。因为游戏情境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他们也能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正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将问题贯穿于游戏的始终,幼儿在隐含大量知识点和核心经验的问题情境中,不断实现问题结果与知识经验之间的转换,最终才能完成知识的建构与迁移。

例如,搭建“地铁售票处”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幼儿通过商讨方案、处理纠纷、推倒重建,陆续解决了“售票处”太窄、没有售票窗口、分工混乱、“售票处”拥挤等一系列问题。

    敏锐观察幼儿,多方法提供支持

对于教师来说,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最难的是要对幼儿的行为有强烈的敏感性,很多教师很难发现指导的要点和时机。在自主游戏中,游离状态是很容易被教师发现的,一旦幼儿乐此不疲地投入游戏,幼儿的游戏水平就变得很难判断。

如在搭建“地铁6号线”的游戏中,一名大班男孩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教师很快就能意识到需要进行介入,男孩也在教师的指引下,明确了搭建“地铁安检处”的想法。然而,当男孩用一个小拱门作为“安检门”后,教师就没有再关注了。很显然,大班幼儿的建构技能和游戏水平远不止如此,看似“忙碌”的低水平游戏,常常被一线教师所忽视。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在该年龄段所对应的建构能力发展水平,正确把握幼儿学习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活动中细致观察幼儿,分析游戏内容是否合理、活动难度是否适当,并及时作出相应指引。

根据观察,自主游戏中常常会出现情感不投入、游戏停滞不前、游戏中止、矛盾冲突、低水平游戏五种情形,教师可以采用激发已有经验、角色引导、提问启发、行为暗示等方法进行指导。

新经验的获得、旧经验的迁移、新旧经验的整合,是深度学习的特征之一。在幼儿搭建“安检处”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经验是否丰富,适时创设“行李是否要安检”“要爬着过安检门吗”等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将已有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引入角色,或者蕴含角色的游戏材料,能够提升自主游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在上述游戏中,教师提供了野战服、头盔等,很快就将无所事事的幼儿吸引过来,幼儿在“安检处”专注投入,增强了游戏的情境性氛围。

此外,提问启发和行为暗示是教师最常用的策略。通过提问或暗示来代替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可以启发幼儿主动思考与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引发幼儿思考“安检门”高度和“安检处”是否适宜时,教师故意提着大包的行李,询问幼儿“行李是否要安检”。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往往不需要用过多的话语,就能启发幼儿发现问题和自我反思。

    重视游戏计划,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自主游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的游戏计划。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前,可以引入游戏主题,协助幼儿自主拟定计划,用图文的形式表征。游戏计划可以是通过张贴让环境“说话”,也可以是组织分享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主动思考如何达成这一目标。

此外,活动后的反思和回顾也十分重要。幼儿通过总结自己的游戏过程,分析游戏过程的优劣,反驳他人的观点等,进一步提升复述、概括、提炼、分析、批判、推理等能力。

在户外建构游戏“地铁6号线”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建立起地铁的初步概念,幼儿也基本找到了自己的建构兴趣点,通过亲子协作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建构游戏计划表”,通过计划分享,幼儿参与游戏的计划性和任务意识得到提高。

在反思环节,幼儿能在没有图片提示的情况下讲述自己和组员的游戏过程,说出“最大的问题在于售票处太拥挤了,需要再建一个自动售票机!”“安检门太矮了,不适合大人的高度。”“我要感谢我的组员,我们合作得非常好!”幼儿的这些反思,使得下一次游戏更加深入。

教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体现在游戏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前期经验的铺垫、环境的创设,也包括游戏过程的指导、游戏前的计划和游戏后的反思。教育具有滞后性,教师指导的作用往往不能立即显现,促进幼儿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反复检验各种指导策略的效用,以便在不断改进中实现幼儿学习与发展。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