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师管理素养提升的阅读策略

发布时间:2025-07-10 作者:常生龙 来源:中国教育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本期关注:教师暑期阅读

  说起管理,一些教师可能会觉得这只是管理者的事情。其实不然,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科教学任务和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需要管理课堂秩序、协调学生关系、营造学习氛围、组织教学活动、分配教育资源、进行家校沟通……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管理素养的支撑,学习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管理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教育目标具有多元性,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关注学生当下发展,培育核心素养;管理对象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协调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关系,而各方对教育的需求、期望及参与热情差异较大;管理过程具有动态性,需根据教育环境、课改政策等变化适时调整管理策略;管理系统具有整体性,涉及的课程、教学、学生等多个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整体规划协调。

  当前,教师在研究教材、备课上课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但对教育管理的关注较少,往往凭借经验进行管理,缺乏科学方法。要改变这一现状,专题培训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阅读管理类书籍。阅读这类书籍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管理能力,还能培养教师的领导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等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该从哪些教育管理类书籍入手呢?最好以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阅读的动力,书籍中那些针对教师困惑的破解策略,容易让教师产生共鸣,有助于教师保持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教师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则可以进一步构建阅读框架,完善教育管理方面的阅读体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那么,怎样阅读能产生较高的效能呢?

  一是加入共读。教师们遇到的共性问题适合组建读书会,通过共读来解决。而个性化问题其实也适合共读来破解,因为一个人的问题或许正是其他教师的管理亮点,通过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再结合管理类书籍找到理论支点,有助于管理能力的跃升。

  二是选对方法。聚焦某一特定主题,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专注阅读,从不同视角多维度思考,效果更佳。比如,针对班级管理,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从一线班主任的视角分享了班级管理中的实用技巧和方法,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是他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张万祥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班级管理中的心理策略和方法。围绕班级管理话题,每本书的切入角度以及剖析问题的方法独特,有助于教师通过阅读学习形成这一主题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是联系实际。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建立“理论—工具—应用”转化机制。简单地说,读完一本管理类著作,首先要把握理论要点,构建适合自身教育管理要求的理论框架;其次,以此理论框架为基础,开发有助于提升管理能力的教学设计模板、学生评价工具、班级管理手册等;最后,将梳理总结的理论框架和设计的各类工具应用到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优化管理方法。

  四是接入写作。读书不能泛泛而读,教师要梳理和总结阅读内容,加深理解记忆,贵在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独特的思考和认识,这就需要加强随感、阅读体会等文本写作。建立个人管理案例库也是巩固阅读效果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将工作中的管理案例记录下来,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通过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管理智慧。

  当然,教师还要将阅读管理类书籍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长期的阅读计划,并持续关注前沿知识。唯有如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素养。

  (作者系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0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