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通过模拟法庭,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条款。”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政治教师黄吉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理解法律知识,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如今,这样的情境化教学在学校已成为常态。
近年来,民乐一中以育人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学校教育实现从规模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型。
开发三级课程体系,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开发了“基础+拓展+特色”三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技能,拓展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格局,特色课程聚焦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特长等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还引入上海市第四中学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校合作开发“大学先修课程”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模式,倡导“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如:语文组开发“读写一体化”课程,数学组推行“问题导学”模式,英语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专属导师,提供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一站式”指导;设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组建科创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等,为拔尖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学校还通过红色研学、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以及“体育之春暨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春蕾艺术节”等活动,以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考得好’,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发展好’。”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孙殿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5%,心理健康筛查优良率达97.17%。
实施教师梯队培养,提升专业素养
学校深入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构建起“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级成长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2021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陈莹,在导师、省级骨干教师臧成才的悉心指导下,不仅掌握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还成功获评“县级教学能手”。
近五年,学校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2人、紧缺学科教师89人,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并先后组织多批教师赴新高考新课标示范高中考察学习,推动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此外,学校每年为骨干教师举办高级研修班,与师范院校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累计培训教师400余人次,实现全员覆盖。
“我们不再单纯看升学率,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和教师的育人成效。”该校教导处主任俞海林介绍说,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同组推优”“三‘名’教师评选”等活动,将评选结果与职称评审、绩效分配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近三年,该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36人次,主持省级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13人获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也先后被“卓越大学联盟”以及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确立为“优秀生源基地”。
改善教学硬件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2022年2月,民乐一中西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走进西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实验室映入眼帘,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注听讲,在绿茵场上奔跑跳跃,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
“我们通过新建西校区、改造东校区,新增学位2000个,优化了全县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民乐一中校长樊有杲介绍,学校还同步建成标准化考场169个,配备智慧教室、创客空间、学科专用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构建了“一校两区”协同发展格局,实现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选课走班、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基础,推动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3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