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原校长吕雄伟陪伴学生在校园迷你马拉松比赛中冲刺。学校供图
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一中学“快乐亲子跑”跑团的家长们参加校园迷你马拉松活动。 学校供图
编者按:本期校家社周刊聚焦学生体育运动问题,刊发有关学校的实践案例和专家文章。运动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学会运动技能、爱上体育运动,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家庭和学校协同努力才可以实现。期待家长和校长、教师以身示范,共同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习惯,共同托举孩子们的健康人生。
一个很少运动甚至根本不运动的人,呼吁要重视体育,能有多大的说服力?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运动快乐的人,会从内心认为体育真的很重要吗?推进阳光体育,鼓励孩子们去运动,校长、教师、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样多去参加体育运动,“躬身入局”。
在孩子进入高三升学压力大、家庭氛围也最容易紧张的时候,北京十一学校部分家长结伴跑步、打球、爬山,他们总结出了家长坚持运动的好处:一是转移了心理焦虑,减轻了心理压力,坚持运动出汗让家长“盯”孩子的时间减少了,对孩子唠叨的频率减少了,包容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争吵减少了,家长和孩子的教育焦虑明显减少了;二是在运动的同时,家长们相互之间交流了升学信息,也交流了家庭教育心得,感觉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增强了;三是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改善了,切身体会到了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们对坚持运动的爸爸妈妈刮目相看,不爱运动的孩子也被带动起来了。当然,大家觉得自己的身心也更健康了,家庭关系也更和睦了。
北京十一学校的家长们用实践证明了:家长爱运动,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就是这么大!
无独有偶。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也正在加入运动的行列。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海霞就任后,和学生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陪着学生在操场上跑步,以前不爱运动的王校长,现在能轻松跑5公里。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第二小学举办“班级亲子接力半程马拉松”,校长张岩亲自上场,参加完接力,又去陪掉队的学生跑。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学生爱上了跑步和运动,学校开发了晨间自由跑、课间集体跑、周末亲子跑等多种形式,把体育锻炼落到了实处。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执行校长王红军,坚持带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跑步,学生发生了可喜变化。运动不仅带来了学生自身的改变,也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增大了。
推进阳光体育行动以来,重课堂教学轻体育运动的情况在大部分学校得到了扭转,但依然存在。有的教育局局长、校长,登台讲话时说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头头是道,但自己平时却并不运动。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很少运动甚至根本不运动的人,站在台上呼吁要重视体育运动,能有多大的说服力?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运动快乐的人,会从内心认为体育真的很重要吗?
和学生一起跑步收获多。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校长高艳感到:“不仅能引导他们爱上跑步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也能了解到不同班级的精神风貌。”北京翠微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张国立感到校长和教师参与阳光跑不仅是参加体育锻炼,更能振奋校园精神、有德育和励志作用,要校家社携手共进,助力学生全力跑出健康人生。
北京市昌平区大东流中心小学校长吴冬坚持带早到的学生晨跑、大课间和学生一起跑。针对个别对锻练有点儿抵触的学生,吴冬还单独陪他们跑。在吴冬看来,跑步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链接学生情感、团结教师队伍的载体。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不仅自己坚持跑步、跑马拉松,校长带着学生一起跑步还成了该校开学仪式的传统环节。坚持锻炼身体好,好身体是学生学习的本钱,也是教师幸福工作的本钱。
曾国藩说过: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怎么让体育真正得到重视?前面列举的实践案例证明,最好的方式是校长、教师、家长“躬身入局”——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去参加运动。“吾道一以贯之”,行知合一,是教育该坚持的精神,也是学生体育该坚持的精神。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之重要,远非仅关乎体魄的强健,也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品格。“陪着学生跑”“陪着学生跳”,其价值不仅在育人,也在修己——校长、教师、家长坚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决心和行动,不仅会影响学生,也会带来自己身体、心灵的进步。“躬身入局”好处多。
(作者系本报编审)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3日 第0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