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西崇左龙州县探索足球人才从普及到提高的培养路径——

足球照亮边城孩子梦想

发布时间:2025-11-13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黄昌明 夏荧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早上6点半,广西崇左龙州县高级中学高三学生苏伟生已经完成带杆训练。他告诉记者,3年前,他还在村里的水泥地上踢石子,现在却能代表学校参加全市比赛。

  近年来,祖国西南边陲小城龙州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足球引入课堂,全县已有19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1名教师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资格。

  上午9点,龙州镇城南新区小学的足球场上,伴随体育教师的哨声,学生们开启一天的“趣味足球”课,一年级学生通过“猫抓老鼠”游戏学习带球跑,二年级学生则是“足球保龄球”练习射门。校长梁国城说,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低年级学生在快乐中接触足球、爱上足球。

  “注意支撑脚的位置,找准触球部位!”在龙州县第一中学操场上,体育教师梁新雄正指导学生进行脚内侧传球训练。为让足球教育真正落地,龙州将“两操两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并在科学课程设置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全学段开足体育课程。

  龙州县教育局体育教研员黄亮介绍,龙州县已构建起“小初高”全覆盖的足球培养体系:小学阶段以“趣味足球”激发兴趣;初中阶段夯实传接球、定位球等基本功训练;高中阶段则强化战术配合,衔接专业训练。

  “这套‘一条龙’机制,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足球成长路径。”黄亮说。龙州县实施中小学校园足球“星计划”人才培养工程,将足球教育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同时,设立小、初、高衔接的培训基地,优秀足球苗子可以打破学区限制,优先进入基地学校就读,定期集训费用由县级财政承担,一条从普及到提高、从校内到校外的完整足球人才培养路径初步形成。

  在距离中越边境仅7公里的水口镇实验学校,每天下午4点,体育教师都会组织班级友谊赛,让学生们在实战中提升球技。在龙州县民族中学,班级联赛采用“积分累进”模式,不仅看比赛胜负,还将课堂纪律、劳动卫生纳入评比,形成“以球育德”的特色……足球已日渐融入学生的日常。

  近期,在龙州县高级中学足球决赛现场,由壮族学生组成的球队最终在点球大战中获胜,捧起冠军奖杯。这场持续7天的联赛,吸引了全校1300余名学生参与。

  主教练李健介绍,如今,龙州高中已建立起“每日专项训练、每周对抗演练、每月对外竞技”的训练机制。近年来,龙州县有12名体育生凭借足球特长考入理想大学,县里每年投入10万元专项经费举办中小学足球联赛,建立起完善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竞赛体系。

  此外,龙州县作为中越边境县,足球已成为该县与越南高平省边民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两地人民共同期待的传统盛事。“第一次和越南小朋友踢球时,我们靠手势交流,但足球就是共同语言。”水口镇实验学校的学生谭雨晨说,这所边境学校成为中越青少年友谊的见证地。龙州县第一中学体育教师经历了多次中越青少年足球交流,“孩子们通过足球结交朋友、拓宽视野,这种成长经历的意义已超越足球本身”。

  “我们希望通过足球运动,让孩子们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培养团队精神和纪律观念。”龙州县教育局副局长苏彤表示,县委、县政府将校园足球统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为足球特色学校各安排专项资金38万元,并设立20万元的足球发展基金。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3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