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竹园校区的学生走进深圳国际生物谷,与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进行对话。福田区教科院供图
连接梅林山和银湖山的鲲鹏径一号桥贯通,成为“山海连城”计划的标志性工程。这个为梅林山、银湖山生物提供安全通道的工程,竟与数年前三名初中生的设想不谋而合。
当年,张楚楚、李欣蔚、胡凯文主持的“关于在深圳建设生物通道的设想”课题,是由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创新课程体系滋养而出。学校开设的“海绵城市研究”等拓展课融汇地理、生物、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生态问题、探寻解决方案。
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紧密围绕国家课程方案,以“融”为核心,构建教育新生态。福田区通过学习方式变革、学段贯通培养和学习空间重构,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融合学科,课程育人
抓尺子,唱拍手歌……清脆的笑声从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的教室里传出。学生们不是在课间玩游戏,而是在进行一场关于“身体”的项目化学习探索。红岭实验小学将科学和艺术、语文等学科巧妙融合,引导孩子们运用感官游戏体验世界。
深圳市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近年来,福田区多所中小学校努力为学生们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程生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以致用”是福田区多所中小学校跨学科整合的着力点。红岭实验小学就以真实问题为主线,努力打破各科目的壁垒,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在全校层面,跨学科构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己”三大主题课程体系,已将一至三年级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艺术等科目约80%的课程,打造为融合课程。
福田区东海实验小学将大阅读作为联通多学科知识的桥梁,不但着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而且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信息整合能力。
融通学段,全程育人
“我初中读的是红岭教育集团成员校深康学校,红岭中学是集团的高中学校,我高中进入红岭中学足球队后,发现这里足球课的战术体系、训练内容,都和我初中时一脉相承。”得益于红岭教育集团初高中贯通的足球训练模式,红岭中学高一学生宁斯睿很快就适应了学校足球队的训练。
在红岭教育集团,初中和高中的足球课程体系不是“各自为战”,而是精心策划的“阶梯提升”。红岭教育集团对成员校的足球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初中阶段,侧重给足球队成员打基础,引导球员们练好传控球、射门等基本功;而在高中阶段,教学重点侧重在实战对抗、阵型变化等战术层面,指导球员们精妙布局。
张进冬是红岭中学足球队教练,也是红岭教育集团足球贯通式培养项目的具体负责人。他经常到红岭教育集团初中、小学球队进行指导,并为初中队员讲解比赛中的阵型保持、跑位拉扯、节奏控制等技巧。红岭教育集团初中、高中足球队教练团队紧密协同,他们定期碰头,共同研讨训练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训练安排。
除了足球,红岭教育集团还以高中为龙头,通过红岭书院等载体,在强基、博雅、艺体、国际、科创等五个领域推动贯通式培养。
红岭教育集团是福田区以课程改革促进贯通式培养的典型之一。福田区教科院院长林君芬表示,近年来福田区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以构建贯通式课程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学段贯通,致力于打造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融聚资源,协同育人
“快看!有一只小鸡啄壳了!”在“动物”主题课程中,红岭实验小学一(1)班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围着孵化箱观察小鸡孵化的奇妙过程。
学校教室很大,欧阳逸坤和同学们在里面孵化小鸡、养蚕宝宝、捏陶艺作品,还用废纸壳等建造小轨道。
在福田区,学习空间变革正与课程改革同行。红岭实验小学将90平方米的教室巧妙地划分为学习区、工具区、阅读区、作品展示区、教师办公区。
王巍表示,福田区通过“擂台赛”请来多位有教育背景的优秀建筑师,他们与学校领导、教师在学校设计、建筑阶段就密切合作,把教室、校园建成课程改革的“多变空间”。
红岭实验小学每间教室都突破了固定墙体的束缚,代之以折叠门设计,可灵活拆分与组合。这使得教室可根据互动式、混合式教学等需要,快速调整空间结构。
“我们希望把教室打造成学生们学习、游戏、交往和生活的乐园,让师生能通过课程改革,开展探索与创造。”在红岭实验小学执行校长臧秀霞带领下,学校教师引导学生们跳出传统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
福田区还在校外积极拓展课程改革空间,目前已与2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开发了52门校外实践课程,让校外实践课程不再“走马观花”。明德实验学校就与腾讯、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共建了多个创新实验室,学生们在“大课堂”中参与真实科技研究项目,感知前沿科技。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7日 第0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