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研究生选手紧扣“双碳”目标角逐创新创意

“专业知识从理论转向实战可用”

发布时间:2025-11-24 作者:记者 刘亦凡 通讯员 刘珊珊 李天池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刘亦凡 通讯员 刘珊珊 李天池)“我们开发的高性能吸油树脂产品,以3.22倍吸附倍率、6.78倍吸附速率、2倍的循环使用次数,全面超越了部分发达国家标杆产品。”比赛现场,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贾雨锟代表团队进行路演和答辩,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近日,“沈化百特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决赛在沈阳化工大学落幕,大赛吸引来自全国37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639支队伍、近2.6万名师生参与。记者观察发现,大赛不仅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在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地方发展方面凝练了特色。

  油料泄漏事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燃烧处理1吨泄漏原油约产生3吨二氧化碳,而如果采用吸附处理方式,传统材料吸附能力差、适用范围窄、重复使用次数少。贾雨锟团队凭借“护‘化’使者——新型绿色高效型吸油树脂应用的未来方程式”项目,获得了大赛冠军。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是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本届大赛紧扣“双碳”目标,聚焦新能源、储能、节能减排、碳市场等关键领域,引导师生关注绿色技术与产业应用融合。

  “线下路演和答辩的比赛方式,要求研究生能够快速浓缩科研核心、优化表达逻辑,并将专业知识从理论转向实战可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认为,大赛考查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跨领域协作与成果转化能力,精准对接职场需求,能够助力研究生未来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大赛创新设置了企业赛道,采用“企业出题、团队揭榜”挂帅机制,所有赛题源自产业一线、直击行业痛点,既为研究生搭建了真实场景下的创新实践平台,也吸引众多企业深度参与“双碳”创新。令人惊喜的是,部分项目已通过中试,具备了初步产业化潜力。

  在引导研究生主动对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沈阳化工大学以赛事为纽带,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该校党委书记周志强介绍,学校邀请“双碳”领域知名企业联合承办大赛,强化校企资源精准对接。多家企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在“双碳”领域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

  大赛期间,沈阳化工大学特别组织了人才专题招聘会,邀请130余家企业,累计提供近5000个岗位,涵盖化工、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此外,学校组织“双碳”企业行活动,山西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0余名研究生赴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微控飞轮磁悬浮应用产业基地等开展调研,近距离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4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