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办学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本期关注:聚焦集团化办学②
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优势是资源整合与精准共享。辽宁省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始终围绕“资源共享”构建核心机制,实现了“优质资源不闲置、校区需求有响应”的目标。
治理保障:夯实集团化办学资源共享根基。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发展,需从单一管理转向协同治理。一是打造理解容错的人文治理文化。将教师与各校区发展需求置于核心,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清晰看到自身在集团资源流动中的价值,消除了优质校“怕输出”、薄弱校“怕犯错”的顾虑,促使优质师资主动跨校帮扶、课程资源敢于共享。二是培育合作共享的团队生长文化。打破单校“单打独斗”思维,推动校区从“资源私有”转向“协同共创”。核心校主动输出成熟教研机制,薄弱校积极承接适配资源,避免资源共享“一头热”,让师资、课程等资源在集团内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塑造崇真向学的专业引领文化。以学术权威树立专业标准,通过强化教研分享、课程研发等专业交流,确保师资流动中以专业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让薄弱校承接的不仅是“资源数量”,更是“专业质量”,从根本上避免资源错配。
师资共享:构建成长体系,推动双向流动。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是打造整体优质的教师队伍,实现师资高效流动。一方面,筑牢师资成长根基。锚定“大先生”培养目标,让“人人可为、人人必为”成为职业理想,打造三大长效机制:坚持35年的“三字一画一说”基本功训练,夯实教师职业底色;推行25年的“1314”教师培养机制,规划清晰成长路径;开展22年的教师美育浸润行动,打造“专业+才艺”的教师特质,为师资共享储备优质力量。另一方面,平衡输出与承接节奏。针对薄弱校承接能力差异,采用“分层培育+精准匹配”策略,前期摸清薄弱校师资短板,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中期安排优质教师驻校指导,同步组织本地教师跟岗学习;后期搭建长效教研共同体,确保薄弱校接得住、用得活,破解师资流动“一头热”问题。
课程共享:一体化贯通设计,实现按需适配。集团以国家课程为基准、地方课程为依托,构建幼小初一体化“三层级多赛道”贯通式课程体系,让课程资源在集团内高效共享。一是搭建课程共享框架。“三层级”分别聚焦基础学力培养、群体需求满足与个体优长培育,“多赛道”设置“润德+”“科创+”等五大板块150余门课程,通过学段贯通、学科整合、全学科渗透,破解学段衔接难题。二是推动课程精准分配。集团各校区共享核心课程资源,同时保留校本课程自主空间。针对乡村校、薄弱校课程资源不足问题,通过线上“名师空中课堂”等同步优质课例,搭配城区名师线下送教,让农村学生也能听到名校教师的讲解,城乡孩子同享优质课堂,确保资源按需分配。
(作者系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党委委员、民主教育集团里仁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8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