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思维”助家校真正携手 图为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学生在课间自由阅读(左),一年级新生举行开笔礼(右)。 万美兰 王丽君 摄 家校共育,如何将学校的“一厢情愿”变成家长的“心之所向”,形成“双向奔赴、相互成全”的新局...
构建体教融合育人新生态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第二小学举行校园亲子跑活动。 梁星 摄 ■打造“体育回归教育,教育反哺体育”的融合生态,才能真正助力孩子爱上体育,实现体教融合的育人目标 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家庭、学校、社...
好的关系更容易产生教育影响力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教师幽默批评学生,这样说学生更喜欢你”。比如“大家是不是都被‘沉默魔法’击中了,一个发言的都没有,快打破咒语”,一件看似负面的事情,教师用幽默或调侃的语气说出来,氛...当一个人处于被接纳、被理解的关系中,他会放下防御,更愿意接受对方的观点或建议。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们更可能被自己喜欢或信任的人所影响。当父母和孩子、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建立好的关系时,父母和教师往...
科学教育活起来了 ■ 科学教育不应是孤岛,而应是一片共生共荣的生态森林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基石。在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离不开资源整合与生态支撑。过去,学校...如何突破校园围墙,联动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广东省惠州大亚湾京师实验学校以“生态共建”为突破口,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构建了以“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为核心的科学教育体系。
孩子手机游戏上瘾怎么办? 特邀专家: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读者提问: 我家孩子在上初中后,对手机游戏越来越沉迷,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机游戏。我和孩子妈妈多次...
“新师范”应在协同育人上担当新作为 ■聚力·融合·共育 “教联体”建设在行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国教育报 主办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地方师范院校在建设新时...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地方师范院校在建设新时代“新师范”的过程中,在支持、推动区域和学校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上应该有新作为。
今天,我们怎么延续“家访”好传统 家访,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好经验和好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家校联结的方式正面临新的挑战。新时期还要不要家访?如何家访效果更好?校家社周刊请读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就“家访”问题发表看法和意见...家访,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好经验和好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家校联结的方式正面临新的挑战。新时期还要不要家访?如何家访效果更好?
从王兴兴看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各科成绩都能得高分,能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名牌专业,似乎这样才算成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成长再次打破了这一认知:王兴兴上学时并非各科成绩优异的所谓“学霸”,...
不要错把任性当个性 一位家长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开给班主任留言:从今天开始,我家孩子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还不适合太早起来。我作为大人,太早了也受不了,不想起来。随后,这...
减少焦虑 理性育儿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家长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教育焦虑似乎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引起焦虑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学习成绩、学习习...
特邀专家: 田宏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读者提问: 我家女儿刚结束高考,现在彻底“放飞自我”了:整天抱着手机...
“1+4”校家社企协同育人党建项目获得石狮市教育系统二等奖,110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喜获佳绩,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测评高达95%以上……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桃源小学搭...
近日,江西瑞金一名教师在“问政赣州”平台上的求助引发热议。该教师反映,部分家长在未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盲目投诉,甚至捏造虚假信息,导致教师和学校承受不公压力。当地教育部门调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学前教育法中规定了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求家长要“依法抚养”...
在常州市钟楼区2025年心理健康活动月主题活动中,学生、家长和社工代表共同表演情景剧。盛佳妮 摄 常州市钟楼区新闸中学在开展新父母学堂活动。李妍 摄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育...
善意永远是人性中最温暖的底色,不要小看善良的力量,因为微光成炬,温暖可及,善良应该成为孩子品格中最重要的根基。 孩子的善良也需要用心呵护。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女儿就兴致...
数智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家庭教育的实践形态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数智时代技术浪...
作为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北京市海淀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探索,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教育环境,并在协同育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淀区注重整体谋...
图为重庆谢家湾学校驻校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左);驻校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午餐和交流(右)。 学校供图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生机盎...
■聚力·融合·共育 “教联体”建设在行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中国教育报 主办 金谷小学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汉峪金谷区块,招生片区的家长普遍学历层次较高,对孩子的...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