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青岛晨星实验学校开门把“星儿”声音向社会传播

发布时间:2019-04-04 作者:孙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孙军)在第十二个“世界自闭症日”来临之际,4月1日,全国北方地区首个公办“自闭症”学校----青岛晨星实验学校以“照亮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为主题举行自闭症日宣传暨学校首个开放日活动。

据悉,2017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对特殊教育“特事特办”,投资3398万元建设晨星实验学校,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校成为全国北方地区首所公办自闭症儿童专门教育和康复学校,招收本市域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学校坐落于青岛市市北区观象山北麓,建设有10余个功能教室,可开展感统训练、个训、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诸多康复、治疗服务,还设计了烘焙室、心语室等。目前,学校开设5个学前班,每班配2名教师,并实行全天住班制。二期项目计划于2019年完工,届时,学校规模将达到学前6个班、小学12个班、初中6个班。

自闭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一项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支持的系统工程,青岛市政府一直在积极应对,晨星实验学校的成立,就是青岛市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山东省委、青岛市委“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平台,在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开创性、牵引性、辐射性的重大现实意义。学校自设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宣传自闭症的基本知识,广开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今天,学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走进学校,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康复和发展,把“星儿”的声音向全社会传播,让更多地人关注他们。把早发现、早治疗,让人们产生对自闭症儿童发展差异的认同,提高对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水平,8岁前是自闭症最佳干预期,自闭症儿童需要科学的康复训练等常识制作成宣传手册、视频资料,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播发,开设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要想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除了靠早诊断早治疗,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接受教育康复。青岛晨星实验学校校长郑芳告诉记者,学校秉承“生态教育”思想,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康复技术,创设以“生态课堂、生态课程、生态校园”为依托的生态化教育康复支持系统,为其提供适切适性的教育,促进其个性化地发展,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生命质量。记者在开放日看到,孩子们在校一日的集体课、个训课、家庭康复指导课、运动课都一一呈现在面前,在老师专业的教育康复训练下:有的孩子学会自己穿外套、有的孩子学会自己用餐具吃饭、有的孩子用画笔画出斑斓的色彩、还有的孩子运动技能得到了提高,跑跳动作协调了!有些孩子的康复程度经教师细心、耐心、专业而持久的教育,由中度降为轻度。

亲临开放日现场的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表示,要把青岛市委、市政府对特殊教育“特事特办”,这一关心民生的利好大事办好。学校要进一步从学科建设入手,构建“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模式,对学生实行精准教育和“一对一”康复,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学校康复后,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托起更多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希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