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日以继夜生产物资 西工大航海学院学生王俊龙的战“疫”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20 作者: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冯丽)一位家在湖北的西工大学生,利用春节和家人在工厂日以继夜生产物资,向疫区捐赠了2万元人民币和5万个口罩,二十岁生日都在工厂里度过的他,究竟在担当与奉献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让我们一起聆听西工大航海学院王俊龙同学的战“疫”故事:

我叫王俊龙,是西工大航海学院2017级的一名本科生。这个寒假我本以为会像往常一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但一场突然爆发且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迅速成长,投身到这场万众一心的全民战“疫”中。

1月10号,我从学校回武汉,当时还没有感受到疫情的紧张。过了几天,疫情开始蔓延,局势顿时紧张起来,药店里口罩酒精开始脱销,朋友们都在说买不到口罩。

我的家里经营着一个口罩加工厂,当时虽然已经停工,工人们也都回家过年了,但厂里还有一些库存。我和家里人一商量,就把这些库存的口罩送给朋友们一部分。然而,过了两天情况更紧急了,武汉封城,医院防护用品告急,疫情的发展牵动每个人的心。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和家人立刻决定捐出工厂库存的五万个口罩,又捐款两万元支援疫区。但厂里没有工人又没办法开工,物资生产难以得到保证。疫情当前,不容耽搁,父亲和我决定立马开工,自己先顶上,能生产多少就先生产多少,后面再找更多的人来帮忙。于是,从封城开始,我便吃住都在工厂。

工厂的生活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简单吃完早点就穿戴好工业防护服,开始给车间进行消毒工作。为了生产的口罩安全,再小的角落也不能放过,同时还要记录好工人进厂前的体温。一开始只有我和家里的亲戚,再后来工人们都陆续参与进来,加起来大概有二十人。大家非常配合工作,我们所有人都积极地冲锋在抗“疫”生产第一线。

调试机器,打包装箱,运输物资……一项项工作我都亲力亲为,我有时也感到疲惫和辛苦,但一想到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想到也许他们在一线与病毒抗争正急需口罩,我不禁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1月27日,疫区物资再次告急,父亲决定有多少先送多少,再联合其他厂的物资,务必解决燃眉之急。工厂开始日夜开工,24小时机器不间断的运行着,工人们也是三班倒地加急生产。我也一直这样工作到现在,不仅度过了一个别样而难忘的春节,还在口罩生产岗位上,度过了我意义非凡的二十岁生日。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誓词请愿书,我用了我力所能及的方式肩负西工大青年学子的责任,勇往直前,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深以为然,也很高兴自己做到了,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前两天我们这里还爆发了史上最强寒潮,湖北拉响三级预警,家乡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今天却冰雪消融艳阳高照。我想,正如冬天阻挡不了春天的步伐,疫情也无法将我们击垮。

我现在虽然身处湖北疫区,城市封锁,但我却并不觉得无助和恐惧。我们封城,是为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帮助湖北,这正是我们国家的制度优越性,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疫”,我对此深信不疑、无比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团结起来,行动起来,虽然每个人的力量犹如星星之火,但汇聚起来却是势不可挡的力量。我们一定能够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我的抗“疫”故事,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在责任担当中成长,我的青春也是在奋斗中度过。

同时,向班里的同学们报声平安,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希望早日与你们相会在洋溢着健康与欢乐的工大校园中!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