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真真,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迎宾路小学教师。曾为特岗教师。202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14年9月,我告别家乡不远千里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当了一名特岗教师,我放弃在镇上条件好的学校,毅然选择了距镇十余里的偏僻农村教学点—王楼小学。
为什么我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一腔热血,踏上行程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有了做教师的志向,我看过很多教育家、名教师的传记,立志要做他们那样的人,这个志向一直没有改变过。上大学时,我又读到了乡村教师格桑德吉的故事,我再也按捺不住这份感动,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等我毕业后也要像她一样,去最艰苦的地方,给山里的孩子上课,带他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一名最美乡村女教师!”室友们只当我开玩笑,嘲笑我“忘吃药了”,我只是一笑,她们并不知道,那一刻这枚要投身山村教育的种子已经发芽,就再也退不回去了……
2014年9月开学后,我如愿成了一名农村一线小学特岗教师,来不及喘口气,我立即就挑起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担子。
但我还是轻视了环境的艰苦,在村里我完全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吃不惯当地的饭,我水土不服很长时间,举目无亲,一个人的时候感到特别孤独无依。我吃住都在学校,最怕的就是电的问题:由于学校电压很不稳定,每次把米放进锅里,打开开关,等到一大摞作业改完,掀开锅却发现米还是米水还是水;冬天刺骨的洗脸水对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工作的繁忙也许暂时能压下内心深处的情感,但是当放学后寂静无人时,面对亲人在电话那头的嘘寒问暖,我多少次泪流满面。陌生的环境,简陋的校舍,在面对父母的问候时,心里的委屈、失落感总会油然而生,这份离家千里的骨肉亲情总能触碰我最脆弱的神经,让我开始怀疑一腔热血时的人生抉择是不是值得。
要强的我在同事面前总是一个“女强人”,困难压不倒,痛苦逼不退,直到有一天同事听到我和家人通话时控制不住地低声哭啼,他们才看到我有柔弱的一面。那一天,最疼爱我的姥姥没能等到我暑假回去,带着对我的挂念和没见最后一面的遗憾永远地走了……我很自责,但看到同事,看到孩子们,我还是强忍着收住了泪水,我告诉自己,我还是52个孩子的妈妈、朋友和老师,我必须坚强。
不忘初心,践行承诺
能抵消我思乡和孤独之痛的永远都是我深深爱着的学生,这些朴实的孩子需要知识、需要我,让我有一种价值感。乡村孩子更懂得报恩,小小年纪更能体贴人,他们也让我总能以乐观坦然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特别是当我家访时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和困难后,我对他们更多了一层理解。在乡下家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也不好走,自行车胎一周曾扎破过三次,但家访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我慢慢地又找回了初心,要让这些可爱的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选择我所爱的,爱我所选择的”,我原本就喜爱这个平凡中孕育着伟大的职业,而乡村教师更让我体会到这个职业最高的价值感。面临学校教师短缺的现状,除了承担高年级主科课程,我还发挥特长优势,自愿担任全校一至六年级的美术课。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我的班级在我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从“三差”班级变成了“优秀班集体”。每周的“我和老师齐画画”专栏展板上,折射出我和孩子共同描绘自己蓝图的场景。
2016年4月我当妈妈了,从此我的内心与孩子们更多了一份共鸣。学校教师少,未休满产假的我主动提前到校上班,并且承担高年级主科课程,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年迈的婆婆会在大课间把孩子抱到学校,我上完课就慌忙跑到门卫室里,满手粉笔末的我在几分钟内哺育好自己的孩子,来不及多看一眼就又回去上课,婆婆再抱着孩子蹒跚离去……
为了不忘初心,更好地践行承诺,2016年7月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多次与爱人商量,我最终狠下心,毅然决定让爱人离开他工作六年的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放弃了“大学教师”这个让无数人羡慕的高薪体面工作,参加了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和我一起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这样唐突的决定,遭到周围所有人的反对,爱人学校的领导曾经找他谈心,他自己也有一些不舍,但最终还是决定和我在一起。我理解他的不舍和不甘心,是我自私,为了我的乡村教育梦,让他放弃了体面而又高薪的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但想到能与信阳上万名特岗教师一道,改变乡村教育的面貌,改变乡下孩子的命运,这种巨大的价值感也让我的爱人心动。
为爱坚守,助力圆梦
岁月更迭,韶华易逝。为了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变现状,我多次自费外出培训,先后与多个公益组织取得联系,为学校争取了3万余元的教学资源,创建了学校图书室,为学生争取到图书及学校用品。我还通过沪江网络平台率先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美术、科学等网络课,弥补了学校教师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并引进亲近母语的阅读课,打造书香校园特色学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为了给孩子更专业的阅读指导,我自费学习并拿到了儿童阅读指导师证书。现在孩子们每周一都有哲学故事田;每天有晨读;每周有绘本课和彩虹口袋美术课;在家里有故事盒子,可以听喜欢的故事;在教室里,人均近20本的优质童书资源,学生们触手可及;我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整合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专属课程表,还开展了线上读书活动;我还独创了图文并茂的教学笔记,大胆创新的单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深受孩子的喜爱……
2023年大年初一,参加完河南省第十四次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我接到电话,县图书馆负责人要帮我在学校里改造出一间孩子们心心念念的阅览室。不久后,“书香河南·潢川县迎宾路小学阅读空间”挂牌成立,学校阅读空间为更多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成为我和孩子们心灵的港湾。为了响应“双减”政策,我结合自身优势创立了绘本社团阅读与创作社团,与孩子共读、共写、共创作。为了深耕阅读,我主动挑战每日“千字文”写作计划,一年半下来写下37万字的读书教学笔记。我还努力宣传亲子阅读,让孩子带动家长读书,我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县级“书香班级”。节假日我主动走进“城市书房”,义务为孩子讲书,阅读推广之路缓缓铺开,一路上我寻找着志同道合的阅读点灯人,带动整个县域的书香校园建设,致力于书香潢川、书香信阳、书香河南建设。
2024年我荣获河南省名师称号,同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投身于最艰苦的地方才能得到真实的锻炼,我愿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梦想,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作者 史真真)
《人民教育》2025年第17期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