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每周推荐

读懂普鲁斯特

发布时间:2019-03-12 作者:亨利·希金斯 来源:中国教师报

随看随想

经典之作浩如烟海;经典的“阅读指南”,其数量甚或倍之。这大概是因为“经典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语)。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七卷本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可算是这样的典型。

英国学者亨利·希金斯(1974—)的《如何读懂经典》,别具手眼、妙趣横生地解读莎士比亚、但丁、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亨利·詹姆斯等,有让人禁不住重返原著经典的神奇魅力,风靡英伦知识界。这里选刊该书第9章《普鲁斯特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吗?》。

真正的生活,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这可能是《追忆似水年华》的题旨之一。

文中提到的阿兰·德波顿,其文集有中译本,上海译文版。(任余)

大家一说起普鲁斯特,就会想到《追忆似水年华》这部最乏人问津的文学经典。而最常把它挂在嘴边的人,往往连一页都没翻过。

近来,只要看到媒体提及普鲁斯特和其著作,我便会随手记下。我发现普鲁斯特竟是很多名流最喜爱的作家,包括德州前模特杰瑞·霍尔、英国著名设计师薇薇安·威斯特伍德、美国作家唐娜·塔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我还见到形形色色所谓“具普鲁斯特风格”的事物,例如动画电影《料理鼠王》的片段、某个女童军徽章、演员玛丽·凯特·奥尔森发表在报上的心得、某唱片封套、Germolene牌的药膏、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传记、午餐罐头肉、米布丁、度假胜地黑池的图片、某件阿富汗外套的味道。

光听到上面这些有的没的,就足以倒尽胃口了。人们总是说,有时间会找普鲁斯特这部杰作来读读,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说说罢了。没读过的人,一提到《追忆似水年华》,就仿佛在讲什么深不可测的神话怪兽。此外,这本书的“中辍率”非常高,五十个人拿起来读,大概只有一个人可以读完。这也只是我的猜测,实际的比例可能更低。

《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有七卷,于1913年至1927年间陆续出版。有人把这部作品形容为“大河小说”(roman fleuve),意思是这部著作借由记载一个家族或社群的生活史,反映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一般会把《追忆似水年华》视为一部巨型小说,但这七卷的主题多着墨于贵族、食客、名交际花、艺术家及仆从的生活,并展现出新科技对既有的礼节、社会习惯和观念所造成的冲击。

常有人谈到普鲁斯特,但都言不及义,因为多数人都搞不清楚他到底在写什么,只好避重就轻。好处是,聊普鲁斯特的时候,对方十之八九都和自己一样,不确定这本书的实际内容。坏处是,真正读过普鲁斯特作品的人,最会分辨谁在唬人。反正既然《追忆似水年华》被视为一部自我中心的个案研究,你不妨利用这部作品(书名也好书本身也罢),趁机把话题带到自己身上,以普鲁斯特的调调,娓娓道来自己生活中的大小琐事。有一次我在埃及度假,午餐时和一位苏格兰经济学家聊了起来,他说:“你知道普鲁斯特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吗?他当过足球守门员。”真正有意思的是此言并不属实。普鲁斯特身体虚弱,哪有办法守门。文学界伟大的守门员其实是加缪。

从一般人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认识,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常人眼中颇为荒谬。光一小块玛德莲蛋糕在茶中浸了一下,就能引发源源不绝的回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回忆,便是叙事者躺在床上,安慰自己说母亲等会儿就会到他房间,亲吻他一下道晚安。后来母亲真的进到房间,他却后悔了。想象总是比现实美好。另一个想法是,回忆总是不由自主的。这确实说得通,因为回忆的开关常是经由感官经验而开启的,但忆起的往事似乎和经验本身无太大关联。因此,回忆一旦不自觉地在脑海浮现,便是所谓的“普鲁斯特式”。细细检视自己谜一样的过去,在半梦半醒之间重回往日时光,细数以往种种,也是一种“普鲁斯特式”。一般说到“我们觉得怎样怎样”或“我们发现什么什么”之类笼统的话,也是一种“普鲁斯特式”。我想自己大概也中了这个“毒”了。

普鲁斯特本身也是个荒谬人物:昼伏夜出,又是忧郁症患者。动不动就卧病在床。喜欢夜半与人在高级餐厅约会,留下的小费比账单还可观。虽然自己是犹太人,却不喜欢报纸写到这件事。连吃晚餐也要穿着大衣和戴着围巾。十分在意手中的咖啡是怎么煮出来的。酷爱留八字胡的年轻男性。患了个小感冒后竟然就与世长辞了。

的确,他的内心世界之敏锐,是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他不只善于描写心理层面,更在字里行间蕴藏哲学家的笔触。他写道,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能见度”:我们以为自己在某些人眼中很重要,但其实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相对来说,我们从未把某些人放在心上,却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关注。普鲁斯特看待回忆的方式,使我们相信逝去的时光并未远去。且对他而言,为了达成自己的艺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阿兰·德波顿所著的《拥抱似水年华:普鲁斯特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中,点出了普鲁斯特教我们凡事慢慢来(这样才懂得珍惜),以及如何欣赏简单事物的美好。例如,吃一片面包带来的快乐,可能远超过一顿烤蒿雀(一种珍稀小型鸟)之类的佳肴。德波顿说,普鲁斯特可以让我们不再虚掷光阴,更懂得珍视生命的可贵。痛苦是贴良药,引领我们找到“美满的生活艺术”。不幸也能对人有益。生命的价值,可能就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选自亨利·希金斯《如何读懂经典》,林步升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6月第1版)

《中国教师报》2019年03月1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