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唤醒教师自觉培训的3.0版

发布时间:2019-07-03 作者:俞晓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近日与部分教师聊天,教师反映培训管理很严格,尤其是手机扫码签到等技术的应用,成为教师参加培训的“紧箍咒”,不敢马虎和应付。在赞赏师训部门尽职尽心的同时,不禁要追问,教师培训为什么要这么管?原因很简单,有些培训不符合教师需求,不受待见。

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什么低?一是培训形式单一。目前的教师培训多数是讲授式,尽管为了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者偶尔会采用项目式、参与式,但仅仅是点缀而已,培训的主流还是讲授式。二是重视程度不够。对学校而言,教师培训属于重要但非紧急的事。在紧张的人员编制下,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教师外出培训耽误了许多工作;对教师而言,外出培训回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无形中加重了负担。三是个人需求不强。培训学习与个人成长关系不紧密,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因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难度、变化都不大,参加与不参加培训并不影响当前的发展,至少短期内不会产生很明显的危机感,所以动力不足。

教师是教育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尽管大家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现实中教师却有抵触情绪,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师训部门的高度关注,症结在哪里?

回顾教师培训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从外出集中培训接受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初级阶段;再到重视校本培训,依托研训一体化的转型阶段。下一步该如何走?未来的培训要直面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现实,将学校“要求”与教师“需求”有机统一起来,用迭代思维系统构建教师培训新机制。如果前两个阶段属于教师培训1.0版、2.0版,我们需要探索3.0版的教师培训。

贴近需求,唤醒教师自觉培训是启动3.0版的关键。就区域而言,实现3.0版教师培训的转型升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关注个体发展,培训形态从大众化到个性化。进入新时代,有两个背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随着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自己的发展呈多元化趋势,进而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如何从教师发展的需求出发,量身定制以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成长,成为教师培训需要改进的基点。二是随着“互联网+”的来临,新技术、新理念应接不暇,尤其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训领域的运用,为教师个性化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以教师个人经验、主观感受的传统教学实践不同,互联网时代更强调基于技术参与的教学过程、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的教研合作、基于个性张扬的教研自由。从这一趋势判断,教师培训应从面向大众走向面向个体,从群体学习变为个体学习。

降低培训重心,培训组织从以校为本到以组为本。校本培训是一种深受基层欢迎的研训形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开始显露:培训重心偏高,研、训、修分离,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和灵活性不够。为破解这些问题,浙江省杭州市部分学校开始探索以组为本的教师培训。这一举措的基本思路是降低重心,以组为本;聚焦教师,服务成长;建好教研组,成就好教师。具体做法:一是强化培训规划,做好校组贯通,把教研组的研训计划与学校的培训计划有效对接,尽量做到目标统一、分合有致、有序推进。二是优化培训方法,凸显实践参与,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情境,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三是丰富培训形式,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学习、行动学习和反思学习,把已有实践经验融入培训活动中,在“专业学习”与“实践改进”之间建立有机互动。四是完善培训评价,注重反思跟进,加强区域对学校、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的评价,关注对教师学习、巩固培训成果的检查和监督。

改进培训形式,培训项目从程式化到微创新。无论是脱产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教师总是被动地接受,一成不变的程式影响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动员教师参与微创新,既创新了培训形式,也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所谓微创新是指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小改善、小改进、小发明、小创意,并把其运用到实践中。依托基于“微创新”的培训项目,既秉承了传统教研的优点又突出教师个性,是一种简单、可操作的措施。微创新在于小,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微创新在于快,不断试错,及时调整;微创新在于实,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它指向于局部的效率提高。

优化培训思路,培训方式从个体学习到同伴互助。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需要合作共赢,这同样适用于教师培训。既关心个体学习又关注同伴互助,成为改进培训方式的新思路。北京市海淀区的“众筹型”研修探索、杭州市“集群攻关”的培训创新等是典型代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设的“众筹型工作坊式”研修,全面应用在新教师、骨干教师培训中,它整合优秀、多元的师资,多方法、多视角、多维度引导教师深度参与,最大限度提升了教师的培训获得感。杭州市的“集群攻关”培训模式以某一培训群体为单位,通过确定亟待解决的问题,集合培训学员群体的智慧,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实现既解决问题又提高培训人员能力的目标,它以“群体科研”代替传统的“个体科研”,完成了从个体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到集群研究的跨越,其影响力与辐射面更广、参与度更高、时代性更强。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7月03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