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治校方略

基于“融和教育”,办好民族团结校

发布时间:2020-06-22 作者:吴小兰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广东省唯一的回族子弟学校,已走过91个春秋。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注重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如今,经历5次合并、共有8所小学师生聚在一起的回民小学,迫切需要让不同学校师生之间相互认同,凝聚团队力量。为此,学校提出了“融和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宗旨,以“一体多元”的融和课程体系为载体,开展多维民族团结教育特色文化活动,探索民族“融和教育”的新样态。

美善共生的管理文化。为了实现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成员之间融为一体,学校以美善共生为旨归,以“多民族融和”为目标,构建全纳式的学校管理文化、多元文化相融的教师管理文化、悦纳他人的学生自主管理文化,形成多民族学生和谐共生的家庭式管理文化,让学校15个民族的学生都能找到认同感。从制度设计上,尽量观照民族文化差异;从做事方式上,以中华大文化的格局包容和尊重每一个民族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管理上,观照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

一体多元的课程文化。基于院校协作,在高校专家指导下,学校以中华民族文化为魂,尊重民族差异,构建了“一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即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包容15个少数民族文化,构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这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又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强了不同主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学校聚集全体师生智慧,借助家庭与社区的力量,共同开展民族团结教学资源建设,研制互惠课程、展能课程与生活课程等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的互惠课程,既让社会人士走进课堂,又从民族历史、祖国疆域等方面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展能课程既有骄人业绩的武术团队、健美操队、足球小子、篮球队、跳绳队,也有如数家珍般的科技团队:航海、航模、观鸟、无线电测向、3D打印、人工智能等;生活课程是学生的最爱,其中种植课程不仅美化了每个班级的环境,同时种植的蔬菜通过“互惠农场”直接对家长出售,劳动成果转化成增值评价时兑换的各种文具用品,让学生很开心。近3年来,学生活动方面累计近2000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和荣誉,其中获全国奖项超300人次,省级奖项600余人次。

融和互惠的教学文化。课堂是实现文化对话和理解的重要场域,为此我们秉持跨学科、跨文化的统整教学,实现多民族之间文化智慧的交融。为了通过一体多元融和互惠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打通融和教育的通道,学校提出了“文化对话教学法”,通过基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元对质—文化理解—互惠评价”的做法,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视角,并在多元文化对话中实现多民族文化理解,达成认同和丰富中华文化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小队协作,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融和互惠的课堂教学文化。这样的教学文化坚定了教师的文化信念,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积极创办《融和》校刊,出版《和花萃》教学案例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初步统计,近3年全校教师获各级各类奖项约300人次。

和美共进的评价文化。学校不仅有教师的评价体系,打造梯队式成长型团队,而且有系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为了培养合作意识,引领学生整体成长,以团队协作为对象开展增值性评价,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从优秀走向卓越。学校提出“小队合作,融和评价”,赋予学生选择权,彰显学生个性特色,开展个人、小队、班级与年级不同层次的多元评价形式,从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累加评价获得“光芒”,学期末兑换成“太阳”,散学典礼上全校开展“太阳”换购活动,让学生懂得有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用“光芒”累加,保持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不断上进,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实现个体的最大化成长,通过增值性评价体系的重构,全体师生共育共美、共同进步,确保融和教育的有效实施。

和合共美的家校文化。学校善用校风带动社风、家风,秉承和合共美的旨趣,造就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多民族融和教育。采用红领巾社区共建、融和校刊、民族宣传明信片、融和志工、校长接待日、家长学校培训课程等活动方式,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交流,各族家庭融和互惠,促进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内涵跨越式发展。

融和教育借助学校和美文化之魂,引领回民小学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真正成为具有向心力的融和学校,民族“融和教育”丰富了广州市区域内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引领辐射作用。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回民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6月24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