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学校相比,苗家学校没有华美气派的教学楼,一排排普通平房之间,除了土就是泥。如今,这倒成了可贵的育人资源。
依托山东省教育厅立项的教改项目“微创一体化德育课程开发”,学校规划了包括蔬菜种植、果树修剪、草莓栽培三个系列的劳动实践类课程——“开心田园”,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亲近自然、亲近绿色,在连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劳动实践过程中,自然涵养知识、能力与德行。
手脚勤快、乐于探究是乡村孩子的特性。新课程给他们开辟了张扬个性的又一课堂。课下,他们快乐地走出教室和书本,又兴致盎然地投入“田园”的怀抱。
种大蒜时,男生争先翻地,女生则细致地遴选蒜种。为了让大蒜排得整齐、长得漂亮,他们竟拉起一根绳子做标线。其间还发生了开心的事——一名学生把大蒜头朝下埋进了土里。
如今的学生普遍“五谷不分”,生活实践经验缺乏,这在劳动中表现明显。倒种大蒜的行为,引发了其他同学好奇:“如果倒着种,将来能不能长出大蒜来?”于是大家决定将错就错,保留了几颗倒种的,并不住地讨论:“过些日子看看倒种的大蒜会不会生根发芽”,“如果能长出来,到时候再比比蒜的个头大小会不会受影响”……于是,“蔬菜种植”课程因错而生出了“观察——探究”的新课题。
大蒜种下几天后,学生就挖出来观察,发现倒种的蒜有明显差异;一个月后,一排排小蒜苗整齐地排列着,倒种的蒜虽长得不好,却也顽强地生长着。在“本周随笔”中,大家不约而同提到“生命的力量”——科学精神、珍爱生命的意识,这些核心素养就在种大蒜过程中自觉萌发。
在后期管理中,学生把掌握的学科知识、了解到的农耕常识、查阅的二十四节气、搜集来的农谚等都整合进来。比如在浇水环节,将七年级地理《水资源》相关知识融进来,经过讨论,否定了“大水漫灌”方式——节水观念、社会责任逐渐内化于心。
进入冬季以后,户外能开展的活动不多,学生结合流感防控探究大蒜的功效——还了解到大蒜竟然可以为花卉驱虫,这又引发了他们的“驱虫”探究兴致……
在“开心田园”里,学生不断播种着快乐。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可贵的是学会了带着头脑拥抱生活、探究未知。种子虽刚刚生根发芽,但未来可期!
大蒜如此,课程如此,学生亦如此。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莱州市苗家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