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复习教学有哪些实施策略?复习课如何务实又高效?8月6日-9日,一场聚焦高三第一阶段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研究工作坊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附属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九大学科名师组成专家团齐聚春城,在思维导学倡导者、清华附中校长助理房超平的带领下,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学科教师一起,通过备课、研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等教学全流程研讨、体验,突破高三复习课教学旧框架,整体推动学校教学研究水平。
工作坊正式开启之前,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九大学科骨干教师选定内容备课后,与专家一起进行了教学设计研讨,审视复习课教学,寻找知识系统化、复习高效化的实施路径。房超平细分复习课三个阶段不同课型设计,包括第一阶段的回归复习课、单元训练课,第二阶段的专题解决课、能力提升课和第三阶段的测试评价课,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课型不同的设计特点和目标要求。他还以“查、议、讲、理、练、核、提、考、析”九字解读复习策略。
专家团成员综合学校各学科教师教学设计情况,分别从目标设定、知识清单、课堂展示、思维导图应用等方面整体给出指导意见。学科骨干教师认真参与研讨后,带着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实践。
语文教师李小敬两次修改教学设计后,目标设计层次分明,课堂实施路径逻辑缜密,课堂上收放自如;英语教师董玲玉的课上全英文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总结虚拟语气这一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让整堂课学习内容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地理教师马丽红则通过宏观建模、微观点拨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生物教师伍丹丹、物理教师李志、历史教师杨敏、化学教师张建胜先后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路径展现在课堂之中,实现本科目一轮复习的知识结构化、思维逻辑化、方法系统化,综合提升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每堂课都呈现出不同的精彩……学校其他教师则与专家团成员一起,根据此前确定的观课方式分别走进课堂,通过六个维度进行课堂观察:一是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达成,二是实现路径的规划与实施;三是关键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四是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五是多向交流的运用与效果;六是教师点拨的智慧与启迪。
全员观课后,专家团成员与学校教师再次组成互助研修共同体,重新“复盘”课堂教学,在评析中梳理课堂得失。整个评课过程也形成了相应的流程及要求:首先由执教者谈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目标设计及达成、路径规划的思路、重点解决的问题、本学科结构化复习课基本模板的思考;其次由观课者分别就自己观察的一个维度提出建议;再次是学科专家提出建议,包括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说明设计意图、对执教者的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从复习课知识结构化的角度展示对模板的思考;最后由指导专家提出建议。
来自深圳市福田中学的地理教研员刘导以学科专家身份参与地理组研评活动。她谈到,教师必须明晰高三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复习课的整体性学习和关联性学习;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孟庆忠以多版本的英语教学设计引导教师高站位、整体化、综合性设计复习课,从而带领学生建构好知识结构图,改变碎片化复习教学状态;数学特级教师黄云、物理特级教师权广仁等专家团成员也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思路,并针对骨干教师执教案例及学科特点与大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流探讨。评课后,各学科教师还将结合今后的教学实践进一步修正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路径、总结复习课教学规律。
专家组希望通过研、说、观、评、改教学研究全流程的实践,让参与教师进一步明确复习课的基本作用:“整理、巩固、提升、应用、变化”;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培训,初步建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基本模型,并能尝试运用这种模型进行其他单元的教学设计,整体建构务实高效的高三复习课教学新路径。
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校长周杰在工作坊总结时,也充分肯定了学校教师全情投入的教研状态,她希望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汲取他人所长,弥补自己短处,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与这所高起点的新学校一起走向更卓越的未来。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