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吟游

莱公山断想

发布时间:2020-08-18 作者:丁 洁 来源:中国教师报

夏天,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去莱公山谷了。山的主人——老莱子,这位远近闻名的孝子,也曾像山中的草木一样率性。传闻为逗父母开心,72岁的老莱子身穿花衣,头戴草帽,像一个纯真无邪的顽童一样舞蹈。

莱公山的荷虽比不上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描绘的满池清芬,但也保留着莱公山特有的质朴和灵性——

最美的荷,是骤雨初歇时。夏天的雨热烈而急促,炽烈地吻在荷叶上、花蕊间、尖苞上,连成万千水帘。肥硕的荷叶,亭亭如车盖,经过雨的洗礼,绿得直逼你的眼。纹路分明的荷叶里盛满了晶莹的水珠,一不小心便像个顽皮的孩童,从荷叶边溜下来,倏倏地在水中扑腾几下,霎时便恢复了宁静。尖尖的新芽上有时也会流连几只红蜻蜓,红绿斑驳,像极了芽的眼睛。那些已经绽放的莲,轻启心扉,露出嫩黄的花蕊,不忧不惧,在雨中静默着。含苞欲放的莲,则娇羞地颔首低眉,将一腔心事紧紧地尘封在心间。偶有风儿掠过,微微仰起头喃喃自语,像在轻吟一首抒情小诗。

最有意蕴的荷,要数寒塘清浅时。繁华过后的荷,铅华落尽,回归本真,执着地坚守着残余的梦,哪怕只剩下半片枯枝残叶。它安静地立着,四周一片寂寥,昔日的葱郁早已被苍凉的枯黄所替代,让人有一种偌大的时空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残荷听雨,听的是一种禅意,也是一种境界。

漫步莱公山谷,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山花烂漫,沁人心脾。在这里,我渐渐读懂了夏花。盛夏的花,没有适度的阳光和温度,也没有适宜的土壤和水分,有的只是青蛙的聒噪声和鸣蝉的窃窃私语。在这样的际遇里,它们竟然绽放了,丰腴绚丽,灼灼其华。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夏花,是花中的柔韧者,让春花相形见绌——春花开得实在是太张扬、太媚俗了。可是夏花之美,却很少有人欣赏,人们早已习惯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赏花,自然是在姹紫嫣红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暑,人们都忙着寻觅一席清凉之地,有谁会为一朵毫无荫庇的花驻足呢?然而,夏花只是潜滋暗长,用绽放来完成一朵花的使命。它不疾不徐地绽放着,自足、自得、自乐。

微雨的夏天,我撑着小花伞漫步雨中,恣意地呼吸着莱公山清新的空气。在童话一般的小木屋里,我烹茶读书,还可以精心制作漂亮的水果沙拉,摆弄各种造型的花儿。窗外,雨打芭蕉,滴答作响;窗内,茶香萦绕,与书相伴。这样的日子灯火可亲,静谧而闲适,弥漫着人间烟火的味道。遥想当年,老莱子也曾结庐在这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植树种菜,让山谷也多了几缕袅袅炊烟。

把心安放好,日子就鲜亮了。客居小木屋,把玩着各种山肴野蔌,似乎也增添了不少仙气。晨起煮粥,小火轻熬,静心守候,欣赏着一粒粒的米和红枣、绿豆、冰糖、莲子、花生亲密接触,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我安静地立在炉前,看着跳跃的火苗在锅底欢乐地舞蹈,听着喧闹的锅中欢腾的喜悦,嗅着满屋淡淡的豆米香。风吹过窗前,在流动的旋律中一勺一勺地搅动着时间,平淡的日子似乎也成了平平仄仄的小诗。

风吹过夏天,时光会带走一切,也会沉淀一切。在这美丽的莱公山谷,采撷最美的诗意,我读懂了老莱子的惬意和孝道。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宜城市汉江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