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认真地年轻,必将认真地老去。”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我,总免不了任性地遐想、任性地织梦——世界这么大,山河这么阔,我想拥有一段灵动洒脱的旅行,“认真地年轻”一把。
一枕山河三千梦。17年前,我终于迈开双脚,“认真地”踏上贵阳这片热土,带着一根比人生还长的教鞭和一个比云贵高原还高的梦。
可梦想终究很难照进现实,“爱”之初体验只与落差相伴:高原不“高”、贵阳不“贵”。地域狭窄、城市偏小、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横卧高原的筑城(贵阳的别称)“矮”得可怜,完全没有都市的风采和“高原红”的盛景。
我的工作地是贵阳一所很有历史感也很接地气的民办中学,但这里校舍陈旧、一片逼仄。至于生活方面——北饮南食,胃口难开;亲朋远隔,寂寥长伴;生活单调,块垒郁结;傍依铝厂,烟熏无奈;地处“大山洞”,更添了许多顾名思义的感慨。
对于我而言,这里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认真地年轻”的地方,我是这个城市中孤独的行者,是这个滚滚红尘里被遗弃的清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倒提着我那无辜的教鞭无缘无故莫可名状地摔打——梦常被我无情地鞭笞一地。
一枕山河三千梦,山河不在梦何萦?
中文专业出身的我自然无法摆脱汹涌澎湃的多愁善感及善感之后的笔底波澜。于是,我又默默操起了青春之笔,饱蘸着黄河的血液在云贵大地上肆意写生写意——我开始写甲秀楼、黔灵山,开始写南明河、天河潭,开始写贵阳的雨、重点建设的高新区和我含苞欲放的校园……慢慢地,我和我的眼睛、我的文字一起找到了灵感,找到了梦落脚的地方,找到了一度认为被遗弃的自己。
梦想终究可以照进现实,心扉敞开后的“爱”之再体验便有了美的发现:高原也“高”,贵阳也“贵”。
贵阳的雨绝对功不可没。贵阳的雨没有江南那般诗情画意,也没有海南那般滂沱潇洒,却也自有一番品位:它的“外阴内阳”是任何地方都比拟不得的,不管雨势如何,总有一片红日要挣揣而出。以阳为贵,也许就是贵山之南的贵阳的初心吧;而这既是文学的蕴意,也是人文的提醒。
“山上自有峰,雨中自有天”,此言不虚。灵气袅袅蒸腾的黔灵山、养身怡颜日夜不息的南明河、街头巷里抢占舌尖的丝娃娃、风驰电掣的高铁轻轨、在香茶和美酒中泡大的飒爽市民……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在甘雨霏霏的诗情画意里,与“夜郎”“黔驴”不再关联的这棵高原大树,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
在贵阳这段灵动的旅行中,在与学生“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发现着一个个美丽的视点,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创造美的高点和支点,于是我不知何时起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工作的学校,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座“风景这边独好”的城市。
一枕山河三千梦,梦里山河依稀现。
17年时间,站在这个梦一般的时间节点上,我何其有幸?
17年来,我游遍贵阳的湖山之胜,我尝遍高原的甜香好味,我写遍萌动的青山秀水,我略略推开语文教学的法门……当梦想慢慢照进现实,我蓦然发现我不再是这座城市中孤独的行者,而是高原上的“高人”;不再是这个滚滚红尘里被遗弃的清客,而是自己的“贵人”。
瀑布是一条站立的河流,人是一座走动的山峰。站在17年的节点,站在高原的高点——由中原到高原、由青年到盛年的我感到无比骄傲,骄傲地拥有了一段灵动洒脱的旅行,骄傲地成为了一座走动的山峰。
一枕山河三千梦,“认真地年轻”了一把的我,还想这么歇斯底里地一直“认真地年轻”下去。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09日第1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