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站在新的路口

发布时间:2019-01-02 作者:李希贵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年,中小学校园里似乎没有发生什么。然而,院墙外却演绎着诸多牵动校园的故事。若干教育的博弈暗流涌动、风起云涌。

站在新的教育路口,我们既要从容镇定,坚守应有的坚守,又要未雨绸缪,在盘点过往中运筹未来。

2019年,到了真正打开学校院墙的时候。

“学校的院墙己经坍塌”,十几年来,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呐喊,但并没有让我们这些久居校园的人动心。而今天,则已经把昨日的提醒,演绎为真实的存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把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各类教育并列,昭示着其未来不可估量的地位。社会资本一旦觉醒,百花齐放的网络教育必然在良莠不齐、优胜劣汰中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尚可以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未来却注定要和学校教育平起平坐。

另一个不可不说的是社会培训机构。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培训市场鱼龙混杂。然而,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对此的海量需求。可以预期,随着治理整顿、规范引导,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个健康的培训市场,来解决学校解决不好、解决不了或者不便解决的教育问题,其个性化、针对性将远远超出一般的学校教育。校园里的我们,不可无视培训机构的存在,不可期待有一天社会灭绝了培训机构。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如何在同时并存多种教育形态的状况下,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教育,把各类教育变为我们的资源和助手,把干扰转化为帮忙,这需要智慧和策略。

从2019年开始,社会培训机构、网络教育成为流行的热词,也同时昭示着教育三分天下的开始。

2019年,到了重新追寻教育本质的时候。

过去的教育,大部分人是为了改变命运,进入小康社会的孩子和家长最担心的却是自己的命运被改变。过去的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大学三年级的课程有可能在毕业的时候过期,读到博士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研究的专业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们在学校里到底应该学什么?学校教育最终应该留给孩子什么?发现、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势,让他们在急剧变化的、属于他们的时代里,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能量,成为对我们的新挑战。而这样的教育追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出来,需要我们对国家课程的深刻理解和校本化能力。解决“唯分数”“唯学历”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努力。

2019年,到了课堂变革的攻坚阶段。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先锋们一路冲锋陷阵,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财富。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纷纷提出面向未来的人才素质模型,我们也同样在核心素养的探究中迈出了重要的步伐。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作为关键能力培养。四大关键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必备品格,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年开始,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校园的人认真审视。

我们必须从教的逻辑中走出来,从学生学习的逻辑出发重新定义课堂。如何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何设计既能承载学习目标又让学生自带动力的学习任务,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切方便的工具和脚手架,如何让大量的形成性评价进入学习过程,如何从仅仅获取信息、分析理解走向问题解决,如何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等等。在这里,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领域的鸿篇巨制。让我们从这里慢慢起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从2019年开始,到2035年,再到2050年,我们的教育站在一个新的路口,我们必须倾心倾力做出回答。

(作者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0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