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丰子恺与“人间画”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金耀基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世纪的中国,丰子恺是最具人间性的画家。他的画画出了人间相、人间味、人间情,丰子恺的画是“人间画”,他是中国人间画家第一人。

  丰子恺生于清末,逝世于20世纪 70年代,经历了中国古典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半期,更涉身于中国传统文化向新文化急速翻涌的大潮中,所以他的画展现的不只有传统中国画的精髓,更为中国画开出了新面貌、新风格。最突出的是他充满古趣的画中人物都穿上了现代人的衣装,有的画的标题直接用上了英文,如《My Sweet Home》《Kiss》《Broken Heart》,这些画都呈现了中国人间的“现代相”。

  丰子恺是一位有多方面才华的艺术家,他在漫画、散文、美术与音乐教育以及翻译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贡献。他是日本古典名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第一位中文翻译者,他的散文以《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名世,为同时代的朱自清、巴金、叶圣陶等所推美,郁达夫甚至说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我个人不仅喜欢丰子恺的散文,更喜欢他的漫画,相信他的漫画最为传世。丰子恺深厚广博的人文修养,使他的漫画在平淡中见深沉,描绘日常生活的画中常寓人生哲理。在他六十年的艺术生命中,中日两位艺术大师曾对他有过不一般的影响。一位是他的恩师李叔同。另一位是对丰子恺漫画产生影响的日本大正时代浪漫派画家竹久梦二(1884—1934)。丰子恺20世纪20年代初留学日本,在一书肆中看到了竹久梦二的书《春之卷》,产生了双重的“感动”,他说:“梦二的寥寥几笔,不仅以造型之美感动我的眼,更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

  漫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中国出现的新“画种”,丰子恺未必是中国漫画最早者,但他的漫画自问世后,就为上自学者、文士,下到中小学生所接受、欢迎、珍爱,丰子恺无疑是中国漫画的创始与奠基之人。

  1924年,丰子恺26岁,画了一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刊载在《我们的七月》杂志上,被郑振铎看到,并深感“惊艳”,他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薕,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之后,郑振铎就向丰子恺要了几幅画,发表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并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子恺漫画从此闻名于世,也自此,丰子恺的名字与中国漫画就分不开了。丰子恺画了半个世纪以上的画,他的画许多都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进入了人间的千家万户。子恺漫画无远弗届,子恺画家无人不晓,这是中国画史上前所未有的。

  丰子恺逝世迄今已五十年,他走得越来越远,他的身影却越来越显得高大。丰子恺的画已在中国画史上建立了一座“丰碑”。

  (本文摘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当丰子恺邂逅竹久梦二》序言,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6日 第0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