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学校是化育为人的天地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刘勇 杨昌弋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德为先。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判断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质量,绝不仅仅是看升学质量、教学质量,而更应该看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效。

  强化固本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应当具备的特征属性,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清晰准确的具体内涵。这是直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教育要强化立德树人、固本铸魂,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家国情怀深厚、知识见识广博、品德修养良好、综合素质过硬、奋斗精神强烈的人才。判断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发展质量,要看“六个”下功夫方面取得的成效,要看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

  突出立德根本。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德育既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必须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使学校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这一重要论述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教师能立德,践行教育家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学校要时时、处处、人人强调立德根本,如此才能让“五育”并举和全面发展具备鲜明的育人目标和价值导向。离开这个根本,全员育人的专业化就会被专门化稀释;分科教育就会成为简单的学科教学;“五育”并举,就会成为简单的“五育”相加;跨学科整合,就会成为貌合而神离的统整。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明确的价值统领和资源集成。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鲜明而一致的目标引领基础上进行。因此,判断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质量,要看教学方式、办学方式,教学过程、办学过程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质量和水平。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是确保育人方向的正确性、育人目标的准确性、育人方式的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强化这一德育的深层实践逻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6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