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这才是好的教育该有的方式

——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有感

发布时间:2019-12-10 作者:周思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单纯的看现在的学习过程,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觉得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老师们也经常觉得不论自己怎么辛苦,还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们达到自己的要求。这些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我,但是通过阅读《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本书,我相信自己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这本书是刘铁芳教授的力作,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在日常教育中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通俗的事例,揭示了深奥的道理,把事实和哲理完美的进行了结合。讲述了一个好的教育过程是怎样形成和执行的,有了好的教育,老师和学生们可以获得什么。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jpg

《什么是好的教育》图书封面

书中写到: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交往,来激发学生们对美善事物的追求。作为一名科技教师,我感触很深:平常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的总是同学们的成绩,以学生考得好作为自己教学的目的,所以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们记住自己教给他们的知识。认为只要学生们记住了考试需要考的内容,并且在考试中答对问题,这就算是好的教育。实际上我的这种想法违背了教育的自的:那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填鸭式的教育,短期内的确能提高学生们的成绩。但是长期来看,枯燥的教学方法以成绩论成败 ,造成老师和同学们的压力很大,而且只要考试考得好,学生、老师、家长、学校都会满意,这就是书中写到的教育的误区:教育变成了为得高分,为获奖而服务,外在的结果改变了教育的初衷,而真正好的教育是培养和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要求学生们必须考出好成绩或者得什么奖。

造成上面说出现的问题,原因在于:在日常的教学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自然两者的追求也不同。老师通过日常上课教给学生知识,然后通过考试来验证学生的接收程度,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可以死记硬背来换取好的成绩,掩盖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那就是学生们到底是不是真正记住了学的知识,还是考完就忘。学生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课,可能掌握了一些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否是学生们急切需要的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的知识,老师可能并没有教给他们。这样的教育过程只是单向的,并没有形成闭环,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反馈。当教学的过程变为纯粹的比赛,教学的目标变成了只求结果,不问效果,教学过程变成单方面的说教,那么教师和学生也就变成了个人的职业,不再是共生关系了,教育的本质也已经改变了。

这本书中写到: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将老师的外在压力转换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们乐于学习,这才是好的教育该有的方式。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跟不上老师进度,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学生,自前学生们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本身就身心疲惫,如果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那他们就更加不可能去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们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进行备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人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真正做的用心交流,用情教学。好的教育方法很多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味地跟着各种教育方法书籍去教学,并无过错。但是要做到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学习本身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做到发展学生相应方面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做到因材施教。好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要给学生们留有余地,留有空隙,让学生们多接触自然,能做到自我学习。韩愈的《师说》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工作宗旨应该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乐于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探索、成长的能力。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一个社会活动,实施者是教师,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学生,两者要紧密的结合,互换角度分析问题。

只有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真正好的教育。通过阅读这本《什么是好的教育》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科技老师,身上的任务很重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要真正了解学生们的诉求,以人为本,将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首要任务。改变过去一味地给学生们施加压力的做法,减轻学生们的抗拒心理,用心去教育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实验,把书本当中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里接受知识,用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欲望让同学们真正爱上学习,我也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全身心的为自己的学生服务,真正做好一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做到的各项工作。(教育专业组 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 周思源)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