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成长记录

语文书里磨光阴

发布时间:2019-04-17 作者:刘 利 来源:中国教师报

说来惭愧,一提到自己读过的书,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季先生此语当然是自谦,而我真真正正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提起书来,我想到的不是厚重的经史子集,不是灵动的诗词歌赋,不是波澜起伏的文学名著,不是高深莫测的哲学巨著……我想到的居然只是最普通、最简单、最常见的——语文书!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20多年来我与语文书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我把生命里的美好时光,消磨在天底下最不起眼的语文书里。我像一位愚钝的老妪,以一本又一本的语文书当作磨刀石,将光阴的铁杵细细地磨,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

每天清早,一走进办公室,我就习惯性地拿起语文书翻阅,再次熟悉一下课文,思考一下教学方法,哪怕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许多遍,早已经烂熟于心。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琢磨得多了,往往老课文也能翻出新意来。我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用久了,书页都有些泛黄。这些批注,令我回想起课堂上学生凝神思考的专注,心领神会的自得,恍然大悟的欣喜,畅所欲言的快乐……这是世间任何其他书本无法取代的。

一卷语文书在手,我便能引领学生在文字的国度驰骋。这时候,我恍然感觉语文书里满纸的方块字都化为滴滴清水,轻轻地荡漾,拨动我与学生的心弦;语文书里每一篇文章都化为涓涓流水,潺潺地奔流,流进我与学生的心田。

我从来不敢只拿一本教学参考书来应付语文书。教学参考书站在考试的角度对语文书条分缕析,那是多么令人索然寡味!“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了读好一本语文书,我不记得自己读了多少本书打底。我曾经老老实实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通读了中外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往往是读到心仪的篇章还反复吟诵直到滚瓜烂熟。我记得当年第一次读到于漪老师的教学反思时那种如获至宝的欣喜;也记得读余映潮老师的作品时那份醍醐灌顶的感慨……我就这样把与语文书有关无关的书一本接一本地读过。我这个枯燥乏味的人,像一个埋头苦干的建筑工人,以一本接一本的书为砖,默默地堆砌语文的大厦。

可是这些还只能算是读语文书,不能算用语文书。我在读语文书的同时,还在读时代、读学生。时代的每一次风云变幻如同一朵朵浪花激荡着语文书,让语文书与时俱进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那是不能忽略的;当然更不能忽略的是我的学生,我努力使每一个性格迥异的学生能够理解语文书进而热爱语文书。

或许你认为我将因此对语文书感恩戴德,不敢有一丝一毫不敬。其实不然,语文书读得越多,语文书用得越久,我就更容易发现语文书的不足,哪怕只是书中的一点瑕疵。我常常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语文书,然后自作聪明地想方设法弥补语文书的不足。小批小改是家常便饭,大砍大伐时或有之。我曾经打破语文书的编排顺序,将全六册语文书上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以历史为经、文体为纬进行梳理,我从文字的起源开始,由远古歌谣一直说到当代大家。

如果语文书有知,对我这种评头论足的好事之徒会不会怨声载道?

但是语文书始终静默,静默着陪伴我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静默着陪伴我将平凡平淡的光阴磨出丰富丰盈;静默着帮助我把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发扬!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沅江市琼湖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17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