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图纸

透过“第三只眼”看世界

发布时间:2019-06-04 作者:杨雨晴 来源:中国教师报

光影的世界,是无数美好瞬间集合的世界。学生在这里可以感受美,也可以创造美,透过“第三只眼”发现一个更美好、更真实的世界。

课程背景

不少现代人审美匮乏,学校教育也存在重智育轻美育。基于学校“培养有根的特区现代小公民”总目标,围绕“传统与创新相融、科技与人文共进”的办学理念,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港湾小学在五六年级开设“光影梦工厂”影像课程,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寻找可以与“摄影”相连接的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捕捉美、创造美。而艺术课也成为学校实践素质教育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右图为课程大纲图谱)。

课程目标

1. 初步掌握摄影构图、光影、后期与实践运用的技巧。熟练使用数码相机等摄影设备进行创作,并利用后期制作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2. 初步掌握摄影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摄影的价值。

3. 利用“第三只眼”观察自然与生活,体验摄影活动的乐趣,寻找实际生活与摄影的连接点;开展摄影职业体验和设计与制作活动,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造力。

4. 树立耐心、仔细的学习态度,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坚毅的品格,提升观察、想象、创造、审美等能力。

5.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总目标下,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着力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

本课程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4课时,共20课时。课程实施采用“六环节”模型:小知识—小探究—小欣赏—小练习—小创作—小经验。

模块一:认识摄影

1.1摄影的历史

1.2认识相机

模块二:摄影与构图

2.1五种基本构图

2.2黄金分割与构图

模块三:摄影与光影

3.1光的分类和特点

3.2善用光线与色彩

模块四:摄影与实践

4.1拍出美美的旅行照片

4.2用照片讲故事

模块五:摄影与后期

5.1人像美化

5.2后期制作的基本步骤

课程实施

本课程是基于美术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活动形态”课程,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与多学科有机整合,突出“在实践中学习”。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开发适合的教学空间,作为课程内容的辅助与延展。例如,到照相机博物馆、花卉小镇实地学习。

授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联动,在将摄影与美术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同时,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探索摄影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连接,以信息技术为底色、以微团队为单位、以创客式学习为基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授课教师指导班级“微团队”开展小组探究实践活动,除组织学习活动外,还开展家长辅导员专题培训,发挥好家长辅导员的积极作用,做好课后延伸与拓展,促使学生将知识用于生活。

课程实施中,教师做好教学用摄影设备的配备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使用、借出等相关指引和制度,保证设备的规范使用。

课程开发团队与授课教师共同收集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资料,为课程的阶段性总结与反思提供参考,也为下一步课程优化打下基础。

课程评价

•评价内容

知识:掌握摄影基本技巧和欣赏方法,熟练使用摄影设备进行创作,熟练运用后期制作软件处理图像。

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审美品位、合作意识、实践精神。

情感:享受摄影的乐趣,热爱大自然,崇尚真善美。

价值观:仁爱之心、人文精神、坚毅品格、职业梦想。

•评价形式

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参与表现,学生在微团队中的表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学生摄影思维的表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表现等。

终结性评价:学生影像作品的呈现效果与创造性,学生在合作、信息技术、审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仁爱之心、坚毅力、人文精神的养成情况。

自主评价: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个人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思。

他人评价:结合学生学习表现、自主评价、学习成果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港湾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9年06月05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