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个民族风项链居然是用纸筒做的”“吃完的糖纸别扔了呀,一会儿我给你做成别致的胸针”“母亲节快到了,我要用纸杯给妈妈做个漂亮的戒指”……每每听到学生惊喜兴奋的声音,我打心眼里觉得快乐与满足。
逐梦·感动
我是GIC认证首饰设计师,是《美术创意手工50个——“纸”爱首饰》的作者,更是一名美术教师。有人称我是“斜杠青年”,但我觉得更具挑战性与幸福感的却是教师这一职业。
我的专业是珠宝首饰设计,却受条件限制最终成了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校长的鼓励下,我将首饰课程带到了小学课堂,心中原本将要熄灭的梦想之火又燃烧起来——谁说小学课堂不能开设首饰设计课,谁说梦想无法换一个舞台来实现呢!
起初,我担心男孩子不大喜欢首饰课程,但经过调查意外发现,很多男孩子对这门课程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告诉我,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做个特别的戒指送给妈妈,还可以做个酷酷的项链戴在胸前……因为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有勇气勇敢地迈出下一步。
筑梦·感悟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性及安全操作层面,课程实施的材料以“纸”材为主,普通的纸类生活用品和被我们视为垃圾的糖纸、纸筒,成为“高端”首饰的原材料。从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两大类出发,结合绘画、雕塑、工艺这些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知识技能,通过学生的创想思维、创意加工将那些平凡普通的纸类变成了可以佩戴的首饰作品,真正意义上实现变废为宝,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利用美、感知美的能力。
在创意首饰课堂上,学生从最初需要外在提醒慢慢转变为内在的需求与渴望,甚至有时课下碰到我还会提醒:“龚老师,明天有我们班的首饰课哦,我连材料都准备好了。”从最初没什么想法的临摹作品到现在天马行空的创作设想,给我惊喜的同时也给了我更多创作的灵感。
学生除了享受创作的快乐,更期待的便是我为他们拍摄佩戴作品的模特照片了。学期末,我会将他们的模特照片冲洗出来,也会将他们制作好的纸杯造型粘好胸针送还给他们。每每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自豪地跟我说,“回家可以让我的家人看看我的作品有多棒啦!”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正如同课堂上没有想法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种创想都值得被尊重。在首饰课上,我变成了“懒”老师,将创想空间完全还给学生,师生一起探讨、碰撞,感受快乐、共同成长。
圆梦·感恩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借助《美术创意手工50个——“纸”爱首饰》这本码书进行线上系统的首饰课程学习,我也会在直播课中与学生互动学习。在以艺战“疫”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美术作品安抚着我们焦虑的情绪,我也宅家创作了名为《遇见·复苏》的32张花卉首饰手绘作品,希望带给大家心灵的安抚。
我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我们像朋友一样互相学习、共同创作。我们会因为每一次灵感的碰撞而惊喜万分,也会因想法的不同而各抒己见。学生会在我第一次首饰直播课时,在留言板上为我加油助威;会在教师节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首饰礼物祝福我;也会在课下告诉我,“龚老师,我昨晚做作业很累,做了个小首饰调整了一下心情,放松了一下自己……”
于学生而言,当一门课程不再有学习的压力,而是成为一个享受的休憩地,他们的满足与快乐才得以真正体现与升华;于我而言,最满足最幸福的莫过于,我爱的学生在我爱的课堂里和我一起快乐地实现我们的梦想。
以爱为帆,快乐相伴,携“梦想”一起乘风破浪吧!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