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省二幼10年深耕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排头兵”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5-10-19 作者: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曹鑫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家二宝出生后,没有老人帮着带,如果没有省二幼的托育服务,我们的负担可就大了。”日前,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德润小区的孟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湖南省学前教育界的“排头兵”之一,早在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院(以下简称“湖南省二幼”)就顺应群众需求,开启面向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该园也成为湖南省第一所探索建设育幼服务体系的公办园。

  10年来,湖南省二幼育幼服务体系已直接惠及4000余名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庭。

  源于解民生难题

  说起育幼服务体系的由来,湖南省二幼党总支书记、院长吕奕感慨地说,10多年前,市面上各类早教培训机构兴起,家长的焦虑感与日俱增,对科学育儿指导需求迫切。因此,2015年,湖南省二幼尝试开设了两个早期教育指导班,一下子变得十分火爆,之后,增加到5个班。

  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幼有所育”的政策让湖南省二幼更加大胆地迈开步伐,2017年开办湖南省第一个公办性质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同年,半日托班开班,招收2岁左右托大班幼儿。2018年,全日托开班。2019年,早期教育指导中心改建为湖南省二幼托育中心。2020年,招收1—2岁婴幼儿的托小班开班。2024年,招收1岁以下婴幼儿的乳儿班开班……目前,湖南省二幼最小的托班孩子为8个月月龄。

  现在,湖南省二幼形成了两所幼儿园、两个早教托育中心和一个0—6岁一体化托幼中心的格局,并在湖南省率先创办了以公办园为依托的0—6岁早教、托育、幼教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形势下,在家长希望科学育儿的当下,建设育幼服务体系是幼儿园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发展机遇。”吕奕说。

  医教融合式转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湖南省二幼的育幼服务体系探索并非一帆风顺。

  “刚开始,我们以为托班只是孩子小一点儿、家具矮一点儿、教师多一点儿。但实际上,托班孩子相较于3—6岁幼儿有着质的不同。”湖南省二幼副院长何牧告诉记者,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迅速,教师之前所学的针对3—6岁幼儿的知识技能很难起作用。

  怎么办?

  “必须寻求跨学科支持。”吕奕说,医教融合是转型的核心方向。为此,湖南省二幼联合湖南省儿童医院等构建了教研、合作联盟。同时,湖南省二幼还引入10余名医学、心理学等学科教师。

  在长期实践中,湖南省二幼不断突破,帮助教师实现了从“3—6岁”到“0—6岁”的专业跨越,厘清了托育课程的基本架构,编写了《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实用手册——婴幼儿发展引导篇》等多部专业书,并申报两个省级规划课题,构建起了0—6岁婴幼儿早教、托育、幼教一体化课程体系。

  引领托育标准化发展

  2022年,湖南省二幼牵头成立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省一级学术性组织——湖南省早教托育学会。

  3年来,该学会主编出版多部专业书,其中《婴幼儿保育活动》被列为国家中职院校托育专业教材。学会还积极开展与托育相关的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保育师、育婴员3个职业的认定培训,与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打造专业托育人才队伍提供支撑。

  学会还受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家庭人口处委托,开展为期3个月的调研,覆盖全省14个地市州,为后期省域托育服务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在湖南省二幼牵头下,学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示范引领等多方面取得成果,引领着省域托育服务标准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以湖南省二幼为依托的集“托育服务、产品研发、师资培训”于一体的省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也将在今年开放。

  “我们希望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让‘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惠及千家万户。”吕奕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9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