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兴兴看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各科成绩都能得高分,能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名牌专业,似乎这样才算成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成长再次打破了这一认知:王兴兴上学时并非各科成绩优异的所谓“学霸”,...
不要错把任性当个性 一位家长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开给班主任留言:从今天开始,我家孩子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还不适合太早起来。我作为大人,太早了也受不了,不想起来。随后,这...
减少焦虑 理性育儿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家长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教育焦虑似乎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引起焦虑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学习成绩、学习习...
怎么让孩子愿意出门玩 读者提问: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孩子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交往也不愿意出门玩耍,就喜欢待在家里自己玩或看电视。请问孩子这样的表现正常吗?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出门玩?专家答问:这位家长...
大数据助力精准家访 信息化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实现“1+1>2”的家校共育成效?浙江省永康市在当地教育局的推动下,推出基于大数据的“幸福1+1”家校共育平台和精准家访方案,整合实地家访和数字家访优势,推...
拥有这项能力,人生才能幸福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智力,包括情绪管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国际...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栖居 “爷爷奶奶,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了用扑克牌计算24点的游戏,我来教你们一起玩吧!”“奶奶,明天我们班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您能教教我怎么把书包整理得又快又好吗?”……这些是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 读者提问: 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看了网上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我很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遭到欺凌。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作为家长我可以做些什么? 专家答问: 这位家长的担忧,不少为人父母者都...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 生活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50年来从事儿童教育的经历,让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习惯站在儿童青少年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他一直主张教育的魅力在生活,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生活教育...
着力提高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校家社协同已经成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该校校长钱旭红表示,家庭教育研...
一个周六下午,我突然接到一名初二女生的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她带女儿璐璐来做咨询,但就在咨询室楼下,孩子跑掉了!璐璐妈妈哭着告诉我原委:“我在来的车上骂了孩子,因为她最近在追一...
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父母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或造成的混乱时,怒...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和关系最亲密的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父母自身也需要不断修炼“内功”,尽量避免因为自己的观念或...
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如何、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宁波开放大学,对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铺开,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家庭、学校、社会在功利化教育裹挟中形成的一些错位观念与行为正在被纠正,教育生态环境正在逐步优化。当前,尤...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力图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给孩子营造更良性的成长环境。然而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仍然没有减少。家长的焦虑...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自2015年4月开始探索家校社共育模式。经过7年多实践,家校社理念共融、机制共建、特色共创、环境共育、成果共享的“五共”模式初见成效。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位...
2023年元旦,河南省郑州市一位家长因孩子学习认真、考试成绩好而给予一项特殊奖励:“给他60秒,在超市随便买!”爱吃且单纯的孩子很开心,享受了一次快乐的消费。结账时只花了不到300...
编者按 自2022年1月1日至今,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已经正式施行一年了。一年来,促进法被用来规范、约束、指导家长行为,维护儿童权...
编者按 自2022年1月1日至今,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已经正式施行一年了。一年来,促进法被用来规范、约束、指导家长行为,维护儿童权...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