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兴兴看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各科成绩都能得高分,能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名牌专业,似乎这样才算成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成长再次打破了这一认知:王兴兴上学时并非各科成绩优异的所谓“学霸”,...
不要错把任性当个性 一位家长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开给班主任留言:从今天开始,我家孩子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还不适合太早起来。我作为大人,太早了也受不了,不想起来。随后,这...
减少焦虑 理性育儿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家长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教育焦虑似乎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引起焦虑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学习成绩、学习习...
怎么让孩子愿意出门玩 读者提问: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孩子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交往也不愿意出门玩耍,就喜欢待在家里自己玩或看电视。请问孩子这样的表现正常吗?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出门玩?专家答问:这位家长...
大数据助力精准家访 信息化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实现“1+1>2”的家校共育成效?浙江省永康市在当地教育局的推动下,推出基于大数据的“幸福1+1”家校共育平台和精准家访方案,整合实地家访和数字家访优势,推...
拥有这项能力,人生才能幸福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智力,包括情绪管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国际...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栖居 “爷爷奶奶,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了用扑克牌计算24点的游戏,我来教你们一起玩吧!”“奶奶,明天我们班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您能教教我怎么把书包整理得又快又好吗?”……这些是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 读者提问: 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看了网上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我很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遭到欺凌。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作为家长我可以做些什么? 专家答问: 这位家长的担忧,不少为人父母者都...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 生活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50年来从事儿童教育的经历,让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习惯站在儿童青少年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他一直主张教育的魅力在生活,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生活教育...
着力提高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校家社协同已经成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该校校长钱旭红表示,家庭教育研...
时代在不断前进,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问题的频繁凸显,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本质、功能、属性以及存在...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既是学校教育决策的执行者,又是班级各科教学的协调者,还是家校之间的沟通者,更应是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在疫情背景下,学校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家校之间...
石龙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北部,有800多年建城史,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近年来,石龙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全镇32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队伍...
现在“熊孩子”这个词已经不只是对调皮孩子的一个称呼了,更多代指那些没有规矩、极端自我、任性妄为的孩子。而现实中的“熊孩子”事件也似乎已经不是个例了,比如在学校随意欺负同学、...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一方面校外学科类培训的乱象得到了明显治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新的焦虑,加...
不同时代的父母在养育子女上都面临不同的命题和挑战。现今的时代大环境下,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心力可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带来...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师生谈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虽然只有短短10个字,但在党的政治报告中却是首次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家长肖俊鹏在校门口做义工执勤,已经坚持两年了。 自愿加入义工队伍,源于一份心底的感动。两年前,孩子上一年级的第二天,突然下起大雨,肖俊...
■聚焦幼小科学衔接 “开学至今,孩子有明显进步,规则意识越来越强。”深圳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朱女士欣慰地说,孩子以前比较调皮,自律意识不强,幸亏孩子所在幼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再认识家庭教育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面临什么时代新命题?疫情之下,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如何更有成效?日前,在由长三角家校合作联...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