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兴兴看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各科成绩都能得高分,能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名牌专业,似乎这样才算成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的成长再次打破了这一认知:王兴兴上学时并非各科成绩优异的所谓“学霸”,...
不要错把任性当个性 一位家长在班级家长群里公开给班主任留言:从今天开始,我家孩子所有的第一节早课不上,让他睡到自然醒。他现在的睡眠比早课重要些。孩子小,还不适合太早起来。我作为大人,太早了也受不了,不想起来。随后,这...
减少焦虑 理性育儿 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家长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教育焦虑似乎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研究表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引起焦虑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学习成绩、学习习...
怎么让孩子愿意出门玩 读者提问: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但是孩子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交往也不愿意出门玩耍,就喜欢待在家里自己玩或看电视。请问孩子这样的表现正常吗?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出门玩?专家答问:这位家长...
大数据助力精准家访 信息化时代,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实现“1+1>2”的家校共育成效?浙江省永康市在当地教育局的推动下,推出基于大数据的“幸福1+1”家校共育平台和精准家访方案,整合实地家访和数字家访优势,推...
拥有这项能力,人生才能幸福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智力,包括情绪管理、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国际...
让每一个生命诗意栖居 “爷爷奶奶,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了用扑克牌计算24点的游戏,我来教你们一起玩吧!”“奶奶,明天我们班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您能教教我怎么把书包整理得又快又好吗?”……这些是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 读者提问: 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看了网上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我很担心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遭到欺凌。如何预防孩子遭受校园欺凌?作为家长我可以做些什么? 专家答问: 这位家长的担忧,不少为人父母者都...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 生活教育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50年来从事儿童教育的经历,让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习惯站在儿童青少年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他一直主张教育的魅力在生活,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生活教育...
着力提高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校家社协同已经成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该校校长钱旭红表示,家庭教育研...
现实中,有些父母可能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情绪方面的问题容易忽视或不够敏感。而不论是父母的情绪还是自身的情绪,都容易对孩子的情感发育和身心成长带来大的影响。如果父母...
学生在一学年里总会有不同的假期,节日假、寒暑假年年有。教师有没有可能通过放假前的准备、假期里开展活动、再到假期结束后学生校园生活的回归,通过与家庭、社区的协作,让假期变成独...
青春期是孩子逐渐走向成年的过渡期,是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作为父母,无法预知孩子的青春期会以什么方式呈现,无法预知在这段...
“嘀零零……”中午12点,熟悉的铃声准时响起,我知道又是住校的儿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妈,我们今天学了《爱莲说》,您学过没有?我背给您听……”晚上10点,铃声会再度准时响起,儿...
亲爱的煊煊: 一转眼你已18岁了,学校贴心地为你们举办了成人礼,就让这封信作为妈妈给你成人礼的一份祝福吧。回想这18年有太多美好的记忆。你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从一个初探世界...
家长对课程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推进策略。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课程认可度不高,对课程实施较为重要的“差异性原则”呈现排斥倾向。所谓“差异性原则...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很难完全离开网络而生活,现在的孩子也是一出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网络原住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比如不少父母因为孩子的网络...
编者按 不少青少年都会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崇拜的偶像。被视之为偶像的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而一些有争议甚至充满负能量的人物,必然对孩子的...
网络语境下,“塌房”一词悄然走红,甚至渗透到社会的多个领域,用于表达一种过去期待较高的人物因为某种原因形象受损或人设崩塌的情形。一些明星艺人因为违法犯罪、不当言行曝光等原因...
从事中学班主任工作27年,对于学生追星现象,我已经有点儿见惯不惊,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对自我认知的构建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在中学这段成长期,作为个体自我形象投射的偶像,往往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