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 ■越来越多的心理教师特别是专职心理教师走进校园,这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大有裨益 ■心理教师既然是教师,就不能忽略自身的教育职责,把心理学专业的知识融入当下...
寻音,百年越韵传承的密码 ■古戏台是中国戏楼文化最为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 ■嵊州持续开展“校校有戏”活动,推进越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探索出一条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越剧特色教...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当教师之前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但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不停在激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所以,我毅然参加了当地教师招考,并以全区语文学科第一名的总成绩得偿所愿,被分配到一所远离城区的农村学校任教...
集大成智慧 育拔尖人才 ■走在教育强国大路上·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音乐艺术如何进行定量分析?”“旋律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数学特征?”……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艺术的交汇”课上,学生们一边听着莫扎特的《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重塑知识生产与获取方式,技术赋能过程中衍生的伦理风险日益凸显。传统科层治理模式的刚性流程与标准化管控在应对技术快速迭代与风险动态演化时显现出结构性...
◎摘 要 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中国纪检监察学学科建设需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到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力监...
◎摘 要 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方法论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是摆脱思政课教学困境的实践哲学,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转化为青年行动自觉的关键路径。“讲深”以理论深耕筑...
◎摘 要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的要求,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
◎摘 要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深化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
◎摘 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必须以高远的政治站位、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刻把握思政课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内涵要求。紧紧围绕“人”这个工作对象,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
◎摘 要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引领青年成长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现...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普惠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抓手。推动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和双向赋能,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
课后服务能去哪、学什么、怎么学?“双减”后,面对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新要求,这些问题成了各地各校急于破解的共性难题。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以校园为“圆心”、15分钟步行时间为...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