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专家睿见

抓住关键 创造更好的教育

□ 朱永新

发布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新生态应该是教育在新时 代、新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营造教育新生态,就是怎样让教育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怎么能创造更好的教育。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呢?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来看。

教育的硬环境有三个特点:一是全球化或国际化。现在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所以教育资源应该在全球的范围内来配置。学校如何将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拿过来为我所用,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二是信息化或数字化。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已经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深度变革,这种变革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次疫情也证实了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虚拟的教育背景下,完成重要的教育使命。人类知识发展得非常快,信息化本身也带来了教育的新问题。现在人类30年所创造发明的总和超过了人类2000多年发明的总和。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如何选择,给教育提出了挑战。三是市场化或资本化。在未来,市场资本对教育本身提出的挑战,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从教育的软环境来说,我们也面临许多新变化。一是人本化。今天的教育应该从过去的知识为本、应试为本走向关注人本身。二是民主化。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我们怎样通过更好的教育资源配置来实现教育公平,依然是一个很大挑战。三是个性化。教育在关注人的同时,关注的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具体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教育结构重新发生变化,技术才会发挥真正作用。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重新思考教育。

构建学校新形态。“在哪儿学”是我们绕不过的话题。过去只要想到学就是学校,教育资源集中在学校,有学问的人在学校里当教师。反映人类智慧和思想财富的图书,也集中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然而,现代教育资源泛在化了,手机、电脑都可以学,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都可以学。其实未来学习的场景更加丰富,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中心,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我们可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所以未来是一个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学习共同体,时时处处可以学习,也给学习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

制定课程新标准。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所花的时间成本太高,如果学习更简单、更容易一些,并能与生命、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学得更有效率一点,与每个人的发展、成长结合得更紧密一点,整个教育可能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学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所以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整合学科,解决“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我们从5年前就开始研究未来课程,建设的第一门课程是生命教育,学生要爱护生命,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就是生命的长宽高。教育是为生命存在的,没有生命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未来,我们还要做大人文、大科学。人文、哲学、历史、语文、地理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逻辑去整合,形成大人文。科学也是这样。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基本的、整体的知识,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不是很具体的某一门学科的科技知识。未来,我们希望有50%的时间留给学生选修自己想学的课程,让每个人可以找到要学的方向。

探索学习新方式。今后,我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听教师讲45分钟,课堂时间要根据人的思维特点实行弹性化,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式探究,是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向。

形成合力新格局。现在我们把教育责任单一压在学校身上,这是不对的。尤其是0-3岁这个阶段是人脑成长最快速的时间,也是一个人认知世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这时更需要陪伴,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父母的素养作支撑。所以,未来的父母会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于随着工作的弹性化而给予孩子更多陪伴。今年疫情期间暴露了家庭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本来受疫情影响父母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件好事,但家庭关系反而更紧张了。这与父母对教育的认知、对孩子的理解、感情的维持与深化都有关系。所以,我们要花相当大的精力提升父母素养,提升全社会的素养。教师也是这样,未来的教师是一个“能者为师”的新时代。一个社会教育水平要达到高水准的话,必须让社会最精英的人才从事教育。

所以,我们希望家庭、社会、学校、政府携手推动教育发展,这样教育生态才会更好形成。

(作者系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30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