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了“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和目标,勾勒出未来十年职业教育的蓝图和愿景。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这一宏大命题,职业本科教育必须实现“有为”与“有位”的统一。职业本科教育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旨在培养具备高层次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解决复杂问题、完成复杂操作,具有技术创新思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高质量职业本科教育,能有效解决科技创新“落地变现”过程中高技能人才衔接、技术技能衔接的问题,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多元联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
近年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以推进“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理论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从五个维度推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有为”与“有位”的探索和实践。
聚力多元办学,构建产教融合新形态。职业教育是从产业生长起来的教育类型,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的融合协作和深度参与。学校实施产教融合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并完善“五链接、五融合”的产教融合机制,牵头建设全国语言服务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逐步打通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推动学校与区域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自治与共治融合、发展与智能融合。
夯实职普融通,拓宽学生发展新通道。职普融通是满足学生多元成长成才需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渠道。学校积极开展职普融通实践,大力推进职普贯通培养,专升本生源、中职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在校生比例约为13.72%∶29.53%∶56.76%;加强与国内普通本科高校合作,开展专业课程共建、教材开发、教科研合作等;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研学活动,获批日照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聚焦“五金”新基建,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关键办学能力是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基本办学条件,厚植改革建设的“硬实力”;推动内部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系统推进教学关键要素改革,扎实构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学校实施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入选山东省高水平高职学校。持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馆藏纸质图书等逐年增长;加强“五金”建设,立项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品牌专业群各2个,建有职业教育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及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等70余门;建成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以及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等20个;出版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2部、省职业教育规划和优质教材5部,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牵头建设3个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省级现场工程师学院;建成数字化语言服务、无人系统应用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
提升育人质量,夯实职业教育类型自信。职业本科教育秉持产教融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技能人才。全社会不断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客观上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类型自信。学校强化尊师惠师工作,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建成多功能、高标准教师发展中心;为教职工提供国内外培训、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平台;持续改善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一大批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成长为职教专家、教学名师、技术能手。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德育、劳育、美育、体育,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和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实施优秀学生国际研学计划,全额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交流,开阔国际视野。
服务国家战略,全力以赴推动“职教出海”。学校发挥外语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推动国际化办学,培养外语类技能人才。扩大“朋友圈”,参加中英职业教育论坛、中非职教联盟国际会议等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职教故事。引入国际认证体系及培训资源,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等5个本科专业的ACBSP(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国际认证,是山东省内同类院校中第一所接受ACBSP国际商科认证的学校。推动“职教出海”,在菲律宾、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设3所“班·墨学院”、1个海外实习基地、1所国际物流学院、4所“文心学院”;面向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输出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多项标准逐步纳入其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成果在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加纳等国家推广使用,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作者系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5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