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
2010-04-15  2010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本期视点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

  ●黄龙威 李红婷

  教育发展正逐步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内涵发展方式转变,但边远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在发展方向、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谋求内涵发展反而会加剧教育的供求矛盾。民族地区应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领导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评机制,建立民族地区学生学业激励和表彰机制等政策措施,增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外延发展能力,为向内涵发展转变提供量的积累。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仍是外延发展。

  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数量到质量、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新世纪头10年,中国教育的总体性供求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教育发展正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内涵发展方式转变。这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民族地区,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也纷纷提出教育发展要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认为,这种教育发展思路不符合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民族地区教育还没有进入到内涵发展的阶段。

  内涵发展是与外延发展相对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内涵发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经济学上所谓的内涵发展,是指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即通过提高资本(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其中有一个因素效率提高了,就是内涵发展。外延发展则是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通过增加积累、增加劳动量、增加生产资料来扩大生产规模,其中有一个因素扩大了,就是外延的扩大。对于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外延发展主要是增加投入铺新摊子,高教发展不能只要内涵,没有外延,要使内涵和外延有机结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洪才教授则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经历了通过学校内部挖掘潜力的扩张、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并开始指向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可见,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有条件的,其中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可供提高效益的资源。

  近10年来,在“自力更生+外部援助”的发展模式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速度并不亚于内地,规模不断扩大,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教育保障条件逐渐改善,办学效益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历史基础薄弱,其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一是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辍学率偏高。据我们2006年对湖南17个民族县市区的调查,小学生辍学率达到5.2%,其中有两个民族县初中年辍学率超过10%,一些农村初中校达到20%以上。二是还有相当比例的学龄人口未能接受或者难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据网络检索,2006-2008年,全国30个自治州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有近一半没有达到60%,低于2007年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9.3%的水平。同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难以支付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以及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高中阶段学生流失比较严重。据湘西自治州2004年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07届高中阶段毕业生流失率为16%,其中普通高中学生流失率为15%,职业高中流失率为18%。三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县市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初中、小学大班额现象较为普遍。2006年,湘西自治州小学大班率占12.97%,初中占36.56%;小学、初中超大班率分别为10.97%、27.26%。四是各类学校配套设施设备还十分缺乏,超过90%的小学、70%的初中、30%的高中达不到合格学校标准。

  很显然,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供给不足、教育教学设施还达不到基本要求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方向、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仍需要以外延发展为优先,即通过千方百计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要素的投入量来扩充基本的教育资源,努力缓解教育的供求矛盾,为民族地区的教育进入内涵发展轨道提供基础。不顾条件追求内涵发展只会造成指导思想和政策的偏差。

  民族地区教育以外延发展为主,主要是基于区域教育宏观管理层面的考虑。实际上,民族地区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选择外延发展优先,并不排斥部分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的目标。回顾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就不难发现,当经济整体处于外延发展阶段时,许多企业则通过严格内部管理、实施技术创新、强化产品质量、打造市场品牌,开始走自己的内涵发展之路。民族地区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学校,甚至还有少量优质学校,这些学校也可以通过转变观念、挖掘潜力和加强管理制度与学校文化建设,把办学重点转移到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企业是经济的微观主体,学校也是教育的微观主体,微观主体追求内涵发展不仅在区域内可起到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扩大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为当前宏观主体实施外延增长作出贡献。所以,民族地区当前选择教育的外延发展路径,与具体学校的办学并不矛盾。

  二、民族地区教育的外延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教育实施外延发展,目标是为越来越多的学龄人口提供教育机会。学龄人口接受教育,支撑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及居民家庭对教育的支撑能力,二是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文化环境。在支撑能力方面,我们以湘西自治州为例。2006年,湘西自治州城镇人均财政收入570元,为全省的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9%。尽管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教育的支撑困难一些,但已相当于湖南省2002年水平。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贫困生救助体系建设、各种帮扶工程和项目等,使自治州各级政府和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大为缓解。所以,我们认为,民族教育发展在经济支撑方面的障碍已经不是主要的,最大的障碍在于民族地区教育的文化环境,以及过去教育基础薄弱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制约。

  首先是民族地区教育缺乏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群众不重视子女教育的思想普遍存在。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文重教、兴学育才、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送子女读书是绝大多数父母的最大愿望,也是父母疼爱子女的最好方式,以至于多有砸锅卖铁送子女读书的感人故事。但在一些民族县市,许多家长对待子女教育却是一种放任的态度,既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严格的管束。在他们看来,子女读几年书,会认个字、会算个数就基本可以了,祖祖辈辈不受教育都过来了,子女上学不但减少了家庭的劳动力,还得花钱。因此,读不读书成为了学生自己的选择,而学生一遇到挫折便辍学回家。一些想读书的学生甚至也会遭到家长的反对。调查表明,民族地区不重视教育的社会环境,远超过因家庭负担过重、教育质量较低、教育方法落后等引发的学生辍学,很大程度上抑制着教育规模的扩张。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