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探究不出来” ——兼谈教学难点的分析方法 ● 郜舒竹 在“除法竖式”一课的课堂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教师设计了“24÷2”和“72÷3”两道例题。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用“分小棒”的方法讲解“24÷2”,把2捆(每捆10根)零4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第一步先分2捆,每人得到1捆;第二步,再把剩下的4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2根;第三步,把每人分得的1捆和2根相加得到最后结果12根;最后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写出竖式。 对第1个例题,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很快掌握了这一方法。接下来教师出示第2个例题“72÷3”,要求学生自己用同样方法自主探究计算过程并写出相应的竖式。结果出乎预料,直至下课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写出正确结果。课后教师反思时,认为这节课很失败,同时产生了一个困惑:“24÷2”与“72÷3”同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其竖式形式也基本相同,为什么第1个题会了之后,第2个题仍探究不出来呢? 应当承认,这两道题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这一案例说明两道题的思考过程一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从表面上难以发现。为了找出这一差异,我们采用“要素分解”的方法。所谓“要素分解”,就是把构成一个整体必不可少的因素分离出来,通过对这些要素之间异同的对比,找出两个整体之间的异同。下面所要比较的整体就是两道例题的思考过程。 用“分小棒”思考此类问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步骤(见右上表)(表略)。右上表把两道题4个步骤中必须思考的内容分别列举出来,进行比较。 如果将表中每一个单元格中的思考内容叫作一个“思考点”,那么第1个例题有4个思考点,而第2个例题有8个思考点,单从思考点的数量就能看出第2个例题的思维含量大大超过了第1个例题。 不仅如此,第2个例题的8个思考点中有4个都与第1个例题不相同,都是学生在学习第1题时没有涉及的思考内容,这些自然就成为了学生思考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在第1个步骤“分整捆”的思考过程中,第2个例题有3个思考点,其中第3个思考点“把6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2捆”与第一个例题是类似的,要过渡到这个熟悉的思考点,还要经历“把7捆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无法分”和“把7捆小棒拆分成6捆和1捆”这样不熟悉的思考内容,其中的关键是要思考出解决“无法分”的办法,这对学生来说显然是很困难的。 学生学习可能出现困难的内容通常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思考过程过于复杂;第二,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联系或相悖。第2个例题相对于第1个例题来说,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因此学生对第2个例题感到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初知道第2个例题中存在“无法分”这样一个思维障碍,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将“无法分”的情况转化为“可以分”的情况,不仅可以突破难点,还适时渗透了“化未知为已知”的方法论思想。 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解惑”,解惑的前提应当是“知惑”。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知惑”做得并不好。期待此例能引起教师对“知惑”的重视。 (作者单位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