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9-08-21  2009年08月21日  来源:人民教育

编者按 在学校校本培训中,通过建设各种教师学习共同体,即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引导他们在其中进行自我教育——以深度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交流,重组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教师个体以求知者的身份,分享彼此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不到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当前,我国素质教育遇到的一些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系统内外都存在尚未消除的体制性障碍。它们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学校的工作不能因为这些障碍的存在而停滞不前,而应抓住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积极探索突破现存障碍的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对教师进行周期性的脱产培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教师替代脱产培训的教师,还离不开足够的财力,这对学校来说是一项成本较高的支出,不少学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学校难以满足教师的脱产培训需求。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低成本突破办法就是解决好教师的自我教育,即建立并建设好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此为平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积极应对实施素质教育中外在的体制性障碍的一个有效对策。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让教师获得职业认同和专业体会。

   所谓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与团体,而是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经历,并不断学习和吸收当代的新知识,但这些往往只发生在师生的教育教学交往之间。教师的价值实现或职业认同并不能在教师群体中得以显现。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获得,离不开教师之间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让教师群体分享教师个体经历过的典型教育事件、外显缄默的教师个体的实践知识,也使教师的价值在群体中得到认同,从而使教师个体在解释性理解中重新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构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1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强化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除了来自教师对学科、学生的认识外,更大的困惑来自对教师自我的认识。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认为他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主观感受。教师对自我的认识离不开作为教师经历的、有意义的“过程”与“状态”的支撑。教师不了解自我,就无法了解学生,更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来吃透学科。而教师自我的力量如果没有起作用,外部力量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困惑,离不开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实践。

   有一位教师的经历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位教师担任班主任时,与学生一起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成长的烦恼。在学生的身上,他倾注了许多的心血,也从学生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他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更像朋友一样亲切。当学生得知他因工作需要,不再担任他们的班主任时,便在他的生日之际,背地里自发策划了一次令他永生难忘的生日庆祝会。全班同学把他请进了漆黑一片的教室,点亮了一根根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全体同学起立为他唱生日歌祝福,还送他一个全班同学的留言本作纪念。看着眼前的情景,读着孩子们质朴纯真的留言,他的眼睛湿润了……在与教师交流他的经历和感受时,他说“自己真切地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精神满足感和职业认同感”,“这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但觉得很美妙”。

   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眼里,在自身所处的各种联系中,“内心自我”与“形体自我”发生联系。作为教师,关注“内心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就是要教师找到“内心自我”与“形体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发展着的联系,这种联系需要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他甚至觉得“这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但觉得很美妙”),是通过了无数次“形体自我”与“内心自我”的碰撞(他与学生一起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成长的烦恼),以及若干次“内心自我”与“形体自我”的联系才能得到。通过教师的“形体自我”折射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教师的“形体自我”影响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又通过给教师“过生日”的行为感动了教师,给了这位教师重整内心自我的机会,使他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体验,得到了作为教师的乐趣的主观感受。

   2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中,这位教师的故事打动了所有在场的教师,他最后发自内心地说:“真心地去爱你的学生,学会用心去与他们交流,这种爱会继承和传递下去的。”这位教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分享了他的职业认同感,共同体中的教师也都受到了教育。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困惑进行坦诚的交流,在贡献自己经验、思考与智慧的同时,不断引发起思维的碰撞,分享彼此用心经历的实践、思考与智慧,从而实现用心经历的实践、思考与智慧的重组。这种调动起教师内在力量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者重构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理解的过程,能让教师个体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来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教育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及时地强化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凸显教师作为自我教育主体的作用。

   教师个体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是把自我的职业生存过程、状态与教师学习共同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对教师理解自我教育有着促进作用。其原因在于这种外在的表现具有开放性,可以使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解开自我的心结,体验并传承自我教育的功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