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主人 ——我的一堂心理活动课 ● 河北衡水中学 潘宿奎 【活动设计缘由】 “老师,这次调研考试我考得非常不理想,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比以往退步了很多。我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已经很努力了,但结果还是这样糟。我现在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也不想吃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知为什么,最近总是感觉到无名的焦虑,情绪也不稳定,总是爱发火,刚刚还和好朋友因为一些小事吵了起来。我觉得现在的情绪特别糟糕,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来咨询室的一位高中生面对心理老师的倾诉。 生活中,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老师批评后,会懊悔许久;考试失利,会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一些琐事火冒三丈;平时看似很冷静,但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时,变得头脑发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不良情绪在作怪。因此,面对大多数同学存在的这一心理困扰,我们设计了这堂心理活动课。 【活动理念及目标】 情绪是一种与人的需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不同的情绪对人的生活质量有不同的影响。高中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其情绪具有明显的兴奋性、紧张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绪波动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本节活动课的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情绪有大概的了解,并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2)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技巧。 【活动对象及时间】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活动时间为40~45分钟。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当听说宝玉和宝钗结婚时,一气而厥,悲愤而逝;范进数次考试未果,最后终于高中,喜极过度,落得个疯癫的结果。而范进的老母亲因自己的儿子一下子身价百倍,如升天堂,大喜过度,大脑皮层的亢奋引起生理机能失调,突发病变,猝发心肌梗死而亡;《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阵地前痛骂王朗,结果王朗羞怒交加,大吼一声,堕马而死。” 在讲这些故事时(边讲述故事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笑了起来。讲述完故事之后,教师向全体学生提问:“大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上人物的结局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活动课。” 二、体验情绪。 导入课题后,又设计了一个热身活动:猜词游戏——准备写有描写情绪词语(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等)的卡片若干,两个学生,一个表演、一个猜。因为这个游戏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情绪,所以游戏开始前教师应指导参与表演的学生要尽量使用面部表情。 在这个游戏中,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两名学生参加,在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当我出示写有“高兴”的卡片时,负责表演的学生面部表情夸张地哈哈大笑,而负责猜词的学生脱口说出了卡片上的词语。 这个小游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心理情景剧表演以及其他课堂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 三、心理情景剧。 热身游戏完成之后,课堂过渡到心理情景剧表演环节。 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的遭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事件,事先拟定好剧本。为了保证课堂上学生表演情景剧的效果,我在课前选好参加表演的学生,并让他们熟悉剧本内容。 剧本主要讲述的是初中时备受同学、老师关注的高材生(主人公A),到了高中之后由于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学习、生活一团糟,常常会因一点小事和同学大动干戈。 场景一:入学第一次期末考试后,与初中挚友打电话,在电话中又由于话不投机而愤然挂了电话(该场景的目的就是为了阐述主人公的背景和现状)。 同学B:喂,都已经一个学期了,怎么就不给我打个电话,不会是把我给忘了吧! 主人公A:我现在不正是打给你吗? 同学B:这次算你主动,就算将功补过吧。初中时你一直很优秀,现在高中应该很不错吧! 主人公A:糟糕极了,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不如身边的同学,度日如年啊! 同学B:你是不是有意隐瞒实情啊,初中时候,每个老师都夸你,还有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你…… 主人公A:物是人非啊! 同学B:我就不信,凭你的聪明才智,在学校里面混出个名堂,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喂,喂,怎么把电话给挂了? 场景二:同学C与主人公A是前后桌。某日,前桌同学C把主人公A的桌子稍微向后推了一下,结果两人发生了矛盾。 主人公A:哎哎,干吗呢这是? 同学C:没干吗,我这儿地儿太窄了,都伸不开腿了。 主人公A:那你就挤我的地盘儿啊?我这儿还挤呢!(说着又把桌子向前推了一大截) 同学C:哎,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啊? 主人公A:我小气?全班都没说什么,就你觉得挤,你螃蟹吃多啦? 同学C:怎么说话呢?你怎么就看我那么不顺眼啊?今儿这地儿我还就要定了。(说完又将桌子向主人公A推去) 主人公A:(推搡同学C)我今儿还真就看你不顺眼了!不服啊?不服咱单挑! 场景三:自习课上的心理活动,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由于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静不下心,学习不在状态。 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