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针对择校难题,2007年我们制定了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九项措施:“一划”,调整压缩“完全中学”高中规模,重新对初中划片,扩大优质初中招生范围。“二并”,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三增”,增加学校数量,加快主城区住宅区中小学建设。“四切”,继续实行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切块分配制度。“五强”,强化薄弱学校建设力度。“六轮”,实行校长、教师校际轮岗制。“七训”,强化师资培训,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八改”,改革完善学校评估机制,重点考核合格率,淡化优秀率。“九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让有择校意愿的学生到民办学校就学。由于措施到位,2007年主城区减少择校生2500多名。2008年,将主城区10所中小学结成4组“盟校”,实行“一统筹”、“二交流”、“三共享”、“四统一”的运行机制,即学校在法人不变、编制独立的基础上,成立“盟校管委会”,负责统筹协调盟校内的教育教学管理、师资交流、教学评价等;建立“盟校”校长、教师双交流;建立办学理念、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实现无差别使用;建立“盟校”内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科研要求、质量考核的“四统一”制度,有效缓解了主城区择校难题,保障了学生接受相对公平教育的权利。

  三、让每一位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以2005年“师本年”活动为契机,我们建立完善了师德建设、教师管理、教师评考等长效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突出了师德建设,坚持“师德教育月”活动,开展以培育忠心、爱心、匠心、痴心、童心、虚心、清心、恒心、良心、雄心为主题的“十心立德”活动。强化教师管理,制定《邯郸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邯郸市中小学校长准则》,建立教师考评长效机制,推行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教师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2005年、2008年两次组织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集中进行专业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及格教师实行待岗培训。每年评选市特级教师活动,并将省、市特级教师津贴提高到每月600元。同时,每年设立近百万元的教师培训经费,扎实开展各类教师业务培训,实行骨干教师层级培训制、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考核制、县级骨干教师备案制,每年举办校长论坛和校长研修班,努力促进教师和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为全面提升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倾斜,规定农村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比例不低于培训总人数的70%,每年选派近千名优秀城镇教师支援农村,选派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挂职锻炼,实行并逐步完善了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双方教师定期互派交流制度。

  四、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寓德于体,寓德于艺,不断拓宽素质教育渠道,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塑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深入开展以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为主题的“六爱塑魂”教育活动;每年举办素质教育展示月、艺术节、体育节、书法、绘画、摄影展系列活动,拓宽素质教育新渠道。二是“提质”:坚持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永恒的目标,将2004年确定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年”,制定并坚持落实“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教学质量抽测分析制度和领导干部听评课制度等,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科研常规化建设,广泛推广“洋思”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健体”:在全市推行每名学生有一门艺术和一项体育爱好的“双爱好”活动,推进“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积极开展“太极进校园”活动,制定并落实《邯郸市中小学生减负十六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是“创新”:积极推广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假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一半以上的教学班实现“班班通”;我市及时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细则》,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五、让每一所校园充满和谐氛围。

  近年来,我们以建立并完善务实高效、规范有序、科学系统的现代管理制度为重点,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常规四方面管理;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目标,大力开展以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以注重过程、动态监控为手段,修订学校考核评价机制,由结果性评价转为发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先期广泛开展“三化一上墙”(学校绿化、美化、净化和学生作品上墙)和“六个一”(中学创办一份校刊、编写一本校本教材、组建一个艺术团、成立一个文学社、建立一支体育代表队、建设一个文化长廊;小学成立一个广播站、建设一个荣誉室、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组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召开一系列报告会、每学期进行一次“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比赛)活动,进而加强了学生社团建设。目前,全市85%以上的学校都建立了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万紫千红、异彩纷呈,诸如文学、书画、体育、曲艺、科技、陶艺、剪纸、传媒等社团,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邯郸市将紧紧围绕“和谐,均衡,强师,提质,正风,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接受义务教育,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22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